《舌尖3》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没有了家常就没有了魂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互联网元宇宙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创造了收视高峰,唤起全世界华人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热情和敬意,也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纪录片超级IP。

此后,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吃货们的心。

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终于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片频道同时开播,重新聚集了吃货们的目光。

《舌尖3》同样延续了高话题性、高收视率,2月19日至21日播出的前三集平均收视率1.7%,收视比肩同期最火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但是!

在围绕第三季热播的话题中,有不少声音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熟悉的配方,却不再是相同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季》

前两季的《舌尖》冲上9.3分和8.4分,顶级水准。

但这一季却只剩可怜的4.3分,彻底扑街。

虽然这个分数更多是和前两季相较而言,但就算如此,也已经退步得厉害。

《舌尖3》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在解剖这个问题之前,得先来看看它的两个前辈。

前两季《舌尖》,用三点就折服了千万观众。

首先,顶级的视觉体验。

《舌尖》用大量的高清特写,配上刁钻的角度,展示平时看不到的食材细节,虽然都是日常菜肴,却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烹饪前,辣椒切丁,蒜头捣末,片好鱼,汆好肉。

烹饪时,有的大火快炒,有的细火慢炖.

极高的油温把裹粉的鱼肉炸得金黄酥脆,也看肉片在炒锅里焦黄变色。

最重要的,还有把热腾腾的菜肴,一鼓作气呈盘。

每个步奏,每个镜头,都是食材绘成的天然画卷,色彩饱满,光用看的就流下口水。

接着,征服完视觉,再征服听觉。

李立宏老师厚实迷人的配音已经不用多说,但这还不够,必须配上句句戳胃的文字介绍。

江浙名菜“蜜汁火方”,《舌尖》这么讲:

“咸香的火腿,浇上事先烧酥的蜜汁

咸甜交织,回味无穷”

经典的腌肉,它这么介绍:

油花均匀的鲜肉腌制后,省略烟熏的程序,切片,把它放在上等的香樟木板上,耐心等待香樟木板慢慢吸走咸肉的油腻,既保持肉的咸鲜,又油而不腻,这才是真正的“刀板留香”。

不浪费每一个字,就算只看文字都饿了。

不过,视、听之上,这第三点才最重要,生活。

例如《舌尖》讲食物的储存方法。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其实食物的制作和储存,就是南北生活文化差异的见证者。

极寒的东北村庄里,家家户户都会腌辣白菜。

而且常常是周围邻里互相帮忙,一起腌制,也一起聊天说笑.

对他们来说,腌辣白菜早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而腌得恰到好处的辣白菜,放凉了吃、炒热了吃,我不用多说,你们都能脑补出它爽脆的酸辣口感。

到了湿热的南方,人们就常常把鲜肉做成腊味,抽去水分,不仅能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也方便外出携带。

最经典的腊味美食,要属煲仔饭。

可别小瞧了路边的腊味店,从瓦煲的质量到米粒的选择,都是他们一生的执着。

你们看,单是食物的储存,就能衍生出不同的独特美味和生活。

此外,无论南北,日常生活里更少不了——菜刀。

中华菜刀,怎么介绍?《舌尖》看中它的用途。

片鱼,切肉,切丁,剁末,食物的各种形态变化,全靠一把菜刀就能完成,这正是我们和菜刀几十年的默契。

尤其是这道文思豆腐,把嫩豆腐切成细如毛发的豆腐丝,再泡进清水里化开,就像云雾缭绕的山水画。

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刀工积累,心手合一。

六年前,《舌尖》能风靡全中国,抓住所有人的味蕾,靠的可不仅仅是美食上的视听盛宴;

更是美食背后,这承载着的亲切感和人情味。

家常,才是《舌尖》的最强魅力。

每一道菜,每一位人物,都来自生活,亲切无比。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舌尖3》为什么扑街?

画面上,单是色彩就和前两季差了不少;

文字介绍也不再句句戳胃,反而让人想吐槽。

十片肉我也吃得下

不过,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生活”。

同样是中华菜刀,《舌尖3》却这么讲——

它讲锻造工艺:把钢砸进铁里,刀就有了无坚不摧的刃口。

介绍磨刀石的讲究,还有砧板选用的木头。

而且不仅是中华菜刀,《舌尖3》还继续介绍了炒锅、瓷器、老坛,还有陕州传统的穿山灶。

心动价不要998,只要488!就差屏幕下方的购买链接。

吃的呢?等介绍完炊具班的故事,才开始看见食物的身影。

这还是《舌尖上的中国》吗?分明是《指尖上的手工课》。

不难发现,《舌尖3》不再落脚在“小”而独特的地方食物,开始介绍起了“大”的文化习俗。

同样是美食,但舌尖上的中国味,却变味了。

如今《舌尖3》在网络上已是槽点无数,与前两季不同的是,这一季导演陈晓卿出走,制作班底也进行了大换血。

为新一季《舌尖》执导筒的,是1993年开始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从事纪录片创作,制作过《中国人的活法》《中国人在非洲》和《我们这五年》的女导演刘鸿彦。

评论两极分化:主流媒体叫好,自媒体唱衰

在开播之前《舌尖3》的宣传并不算少,众多媒体官微与公众号,如新闻天天报、济宁新闻网、银川晚报、丹阳日报等均参与传播,甚至@中国共青团网 @山东共青团 等政务微博也助力宣传。

显然口碑的沦陷始料未及,但媒体评论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南方日报、文汇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仍保持正面宣传态度。

南方日报发表了《中华餐饮蕴含丰厚文化底蕴》的报道,文章称,与以往不同的是,第一集讲的是制作承载美味的器皿。

第一集播出后,“圈粉”的不再是某道美食,而是一口铁锅。从这也能窥见,《舌尖3》除了关注美食本身之外,还富有更多关于历史文化、人物命运以及食物关系的思考。拿总导演刘鸿彦的话来说,“想拍出中国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出今天的样子”。

文汇报则在《以全球视野,展现中国美食的独特性》的报道中表示,“舌尖系列”的成功,在于抓住了“吃”这个人类的共同话题,更得益于把“吃”这件再日常不过的生活体验,解读出了人情、人性,生活观、价值观,甚至历史文化,成为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一扇窗。在第三季中,这样的叙事风格被延续下来。

与之相反的是多数自媒体以唱衰为主,随着多位微博大V陆续发文指出《舌尖3》的种种错误与不走心之处,导致网络负面批判之声越发激烈。

《舌尖3》回应质疑:即使冒险也要创新

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质疑声,《舌尖》官方也给出了回应,公众号“CCTV舌尖上的中国”发文《为什么要创新?创作背后有哪些“味道”要变?》。

文章表示,《舌尖3》大可模仿第一季来制作,这无疑是最简单省力的办法,风险也是最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创新是冒险的,导演组还是决定冒险一搏。就算冒险,也要对美食文化的创新表达进行探索。

对于网友在第一季中“器具”的吐槽,该集导演骆永红回应称,“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头离不开灶、离不开锅,离不开从食器到盛器。就比如说铁锅,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成就了鲁菜,还体现在因有铁锅才有了“炒”,而“炒”在中国烹饪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今,观众的期待和反馈都已不同,在前两季的基础上,第三季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受众也不会满足。

《舌尖3》冠名费达1.18亿天价,纪录片市场引资本“一哄而上”

如今,《舌尖3》已上演到第七期,距离收官也仅有1期时间了,在口碑上逆转的希望已十分渺茫。从第一季到第三季,《舌尖》口碑一落千丈,与之相反的是收益却日益攀升。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舌尖2》冠名费为8900万元左右,而《舌尖3》已经达到了1.18亿元,最终由五粮液的经销商宁夏懿丰中标。

值得注意的是,《舌尖2》投资仅用了约1000万元,但收益却超过3亿元,此次的成功也点燃了投资者对于纪录片的热情,大量外界资本开始涌入。

现如今各路资本都在纷纷瞄准纪录片市场,《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超级IP也顺势成了资本的宠儿,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掩盖低评分和差口碑。优秀如《舌尖》一般的纪录片也难免走下了神坛,未来纪录片市场又将何去何从?

没有了家常就没有了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