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之家散文

上春山,盘风景。下春山,盘心情

2024-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吾爱

        上山不记路,尽在风景中。下山不追景,只在缘分中。就像一场马拉松的比赛,上山就进入了赛道,心无旁骛,当赏尽赏。下山就离开了赛道,脚步松弛,不再刻意追逐。

        偏爱上山的路,如果短,一定要步行,一步一景,一步一期待,心里总是念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小的执念,带着自己爬得更高。

        信步下山的路,如果有索道,我会选择顺流而下,带着一路繁花的惬意,带着一路疲惫的整理,体会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朦胧之美。

        上山,我喜欢拍细节。下山,我喜欢随清风。

        上山的路,我不喜欢结伴而行,不喜欢被别人裹挟着看大众的风景。更喜欢一个人走,拍自己想看的风景。

        可能会因为人潮拥挤,错过了最佳的拍摄角度。可能因为要排队,放弃了最佳的取景地。但是我不会觉得多遗憾,所有的景色都有它的美,我宁愿另辟蹊径。

        我会为一簇迎春花与一面石头墙构图,我会为一只鸟飞进鸟窝喂食时按下快门,我会为一棵松树的根在崖壁上的延伸拍照。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见的美,才会流淌进心底,有万千旖旎。

        一直习惯先有意象,再去构图,拍照永远为文字服务。如果一张照片,讲不出任何东西,那它就只是图,而不是景。

        所有走进镜头的风景,都应该有一个故事,关于一处风景的主题,关于一张构图的联想,关于图中人物的心情。这样的图,谁看谁都能找到自己欣赏的角度,于是,它便有了生命。

        就像好的文字一样,让你读得同时就走进去了,是一处鸟语花香的林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与各种人物相见的身临其境。那一刻,你便是书中的人。

        所有有了生命的意境,便有了愿意贴近的温暖,一张图,一段文字,亦如一个人。

        我很少用微距去拍一大朵花,虽然那细节也很美,那肤如凝脂,那蕊若琉璃。但是总觉得会少一些情节。或许这也是很多摄影师的想法,于是他们会坐下来,等一只蜜蜂,或者一只蝴蝶。

        我喜欢先对着一座山,一棵树,一座建筑,一片天空发呆,然后在大脑中构建一个情节或者一段故事,最后才会决定怎样去拍,选择哪一个角度,营造出哪一种意境。若是眼前错不开人流,那就选择高处和远方。或者干脆,我会弃掉这段风景。

        有意境的图片,就像一个底蕴丰厚的人,仿佛有着无限的储备,令人百读不厌。

        当上山的路途,用每一步打量得仔细,代表性的风景基本上也就尽收眼底。尽管下山的路一般不会与上山的路重复,但是下山的心情便已将风景打了折扣。

        我喜欢上山时把风景看透,也喜欢下山时可以自由散漫,看见特别喜欢的也拍,不是很特别的就浏览。就像读一本书,在喜欢的情节处,会字斟句酌,在平淡的风景中,会信马由缰。

        或许,也是到了懂得往回收的年纪,凡是都不再那么奋不顾身的热烈,总想留几分,让身心松弛,让回家的疲惫感不会持续太久。

        当我们懂得了上山与下山不再平均用力,或许也懂得了人生的前半场和后半场,前半场应该轰轰烈烈,后半场更适合平平淡淡。

        生命的弹性也是有限度,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经过大起大落的拉扯,余生,当如道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