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杂记》篇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2018-12-12  本文已影响36人  杜老倌侠客居70后欢喜写作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一、关于好

      有些人之所以对你好,是因为有求于你,请你帮他(她)办事情;有些人之所以对你好,是因为你还有可以利用的价值;有些人之所以对你好,是因为你曾经对他(她)好,他(她)感念你的好;有些人之所以对你好,是因为你为人比较真诚大方善良……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好,但愿“好”变得越来越多,让“整个好”都充满了这个世界!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0年11月22日星期一中午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二、流言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受到别人的非议,面对别人的非议和流言蜚语,即使他(她)们说错了也不打紧,我(们)要学会宽容一点;还要允许他(她)们高谈阔论些什么;更要以微笑的形式给予回应;这是应对非议和流言蜚语最强有力的回击,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表达方式,也只有高明的人、睿智的人,才会去采用这种表达方式。

        其次,有时候适时地静默,远胜过于万言的激辩,你不予回应,时间一长,他(她)们自然就会觉得无趣,非议和流言蜚语自然会停止。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上午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三、真诚

        与人交朋友,就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唯有“真心”才能换得(交得)真朋友!或许,你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别人未必会以“一颗真心”对待你、回报你,但你要坚信,它山之石都可以攻玉,只要有阳光普照着大地,是冰山也会有消融的那一时刻……时间一长,朋友一定会被你的真心所感动,一定愿意交你这个真心朋友!

        以欺骗的手段去交朋友,是交不到朋友的!也没有人愿意和一个骗子成为好朋友,除非他(她)们是一群臭味相投的同类者……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上午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四、诚恳

        待人要诚恳,它是做人的一个准则,亦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可以有许多信念,在众多的信念当中,“诚恳”也是不可或缺的信念之一。对待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都要怀有一颗诚恳的心!笔者想,长此以往,必定会有很多人愿意和你交朋友。一个奸诈的小人,是很难交到朋友的,也不会有人愿意结交这样的朋友,除非他(她)们是臭味相投的同类者。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0年12月24日星期五晚上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五、观点

        在笔者读大专期间,结交了一批在医院工作的学友,他(她)们告诉笔者这样一个事实,人是一群极其特殊、极其复杂、极其奇怪的高级动物,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父母总是把坏的基因因子,遗传给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也只能无奈的、被动的接受这些坏的基因因子。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采取类似于“克隆”的技术,采用人工受孕,在受孕的过程中,“克隆”或筛选出一些比较好的基因因子,剔除去一些相对而言,比较坏的基因因子就可以了。用这种方式方法所创造出来的人,几乎人人都是“完人”、都是“没有任何缺点的人”,近乎于完美,倘若真的这样去做的话,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坏人”和“蠢笨”的人了,只剩下“好人”和“聪明”的人了!

        不过这种做法是在犯罪,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也是违反了人类的基本生存规律,更是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

        他(她)们还说,正是因为这个世界,有了“好人”与“坏人”、有了“聪明的人”和“蠢笨的人”……才能推进这个世界向前走、向前去发展,整个世界才会有进步。要不然的话,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国家都采用类似于“克隆”的技术的话,整个世界都将会停滞不前!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0年03月28日星期一晚上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六、感谢

        生活的是困难的,现实是残酷的,生活带给我们的,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有些时候,生活会把我们带入顺境,还有些时候,生活会又把我们带入逆境,更会给我们些许苦难,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面对生活,千万不要产生一丝的抱怨,要对生活充满热情与信心,更要对生活表示最最衷心的感谢,我们要感谢生活所带给我们的一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生活,我们才可以茁壮的成长,人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成熟!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1年04月29日星期五晚上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七、童真

        笔者有这样一个观点,总认为“童真”并不是儿童的唯一专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也好,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也罢,都能拥有童真。

        此外,“童真”还可以在比较成熟的人的身上体现出来,这并不是说,只要“拥有了童真”,他(她)就是一个极其不成熟的人。相反,一个人真正成熟的人,他(她)会有童真的一面,有时也会表露童真。

        有些人未必会欢喜“具有童真的人”;也有些人未必愿意和“具有童真的人”交朋友;更有些人未必会承认自己还拥有童真……

        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人,如果缺少了童真,就会显得一点都不可爱了,不可爱的人,相对而言,也是一个无趣的人,生活一定会过得比较单调、枯燥、乏味,那面对这样的生活,又会有多少幸福可言?!

        另外还有,并不是说缺少了童真的人,就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只不过像这样的人,所拥有的快乐与幸福,要比有童真的人来的少许多。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1年04月29日星期五晚上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八、教育

        笔者始终认为,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打不如骂,骂不如言传,言传又不如身教,一次又一次的言传,不如一次实实在在的身教来的要好。

        国人教育子女的方式,基本上都是比较粗犷式的,不是打就是骂,先是开骂,骂了不过瘾,就动手打子女,家长好像唯有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把自己的女子教育好,笔者坚决反对采取这样的方式。

        在笔者看来,在教育的过程中,动不动就对自己的子女打骂,非但不能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好,更会让人感觉到,你既是一个极其无能的人,与此同时又是一个失败的父母,只有极其无能的人、失败的父母,才会动不动打骂自己的子女,一个好的父母,不会去打骂自己的子女,他(她)们只会以摆事实讲道理、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潜移默化的引导自己的女子,让自己的女子明了,什么是自己可以去做的,什么又是不能做的!

        此外,这个社会可能“白”的比“黑”的少,“非”比“是”来的多……甚至于每天都在上演不好的一面,如年轻人不肯给老人让座……但是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还是要把他(她)们引向好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对于不好的人事物情,更要坚决地予以扬弃。

        子女在某些学习阶段,也会有厌学的时候,此时的父母,切不可采用打骂的方式,更不要去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女”之类的老话,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掘、培养子女对于学习的兴趣,切不可把他(她)们的兴趣都通通的抹杀掉,以兴趣为基点,带动子女对其他方面的学习,也要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兴趣”是子女最好的一个老师,凡是对任何事情都有兴趣的子女,一般情况而言,其人的学习都是好的、比较自觉的,凡是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提不起的子女,学习是不自觉的,学什么都是学不好的!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1年05月29日星期日下午

闲来随笔之——三言两语杂记(其六)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类国画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图和文章不相配;④感谢原创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