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书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慕名看了余华的代表作《活着》,这部写于1993年的小说,看的让人心酸难过,感叹人生怎么就这么多磨难呢?同时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幸福时刻又是多么短暂和可贵,应该惜福,应该好好活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8838/38c44406e1fafab2.jpeg)
小说按时间顺序描述了“福贵”一生的命运:地主少爷福贵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吃喝嫖赌,尤其嗜赌成性,书中描写他竟经常要一个妓女背着他上街,每次从丈人的米行经过,"都要揪住妓女的头发,让她停下,脱帽向丈人敬礼:‘近来无恙?'",然后便"嘻嘻笑着过去了",其品行之放荡堕落可见一斑。而终于一次被人下套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父亲也因为这事气闷而死,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逃也逃不了,在部队福贵体验了战争的极端残酷,后被解放军所俘虏,辗转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因病不幸变成了哑巴。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8838/995d5347840d539e.jpg)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有庆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8838/ff458ae3bdcf46c7.jpg)
读这本书,让我感到最奇怪的事情是,我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十分强烈的悲凉,作者只是在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如每个人物的死都只是短短数语,有庆死的时候只是脑袋一歪摔在地上,凤霞死的时候只是说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家珍就更描述的更简单了——凤霞死不到三个月,家珍也死了,二喜在工地事故被两块石板压死了,最后外孙苦根由于穷困没吃过豆子,一次吃多了给撑死在家中。这些重要的人物死时的描述在小说中都异常平白简单,像是在讲一件平常的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的我的头脑,使每个读者都感受到了亲人死去般的无助和麻木,每次好像死亡总是瞬间降临,而且死了就死了,作者还用第一人称描述这种死亡,看似平淡无奇下面暗藏着多么大的冷峻和现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8838/f8aba6a0a04a0761.jpg)
也许作者是在无意识之中揭示了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生命悲剧,也揭露了最底层群众的无奈。最底层的人能怎么样呢?好好活着才是王道,过多的大道理其实显得很虚伪。虽然在一个人的身上不可能同时经历那么多悲剧,一会儿直通天堂,一会儿直堕地狱。但有一种真实叫做称为文学真实,可以想见在那样的时代和岁月,土改,解放战争,大饥荒,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很多人的命运可不就是这样的,福贵的亲人一个一个亡故,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也很真实。
当书中把这些血淋淋的死亡和悲惨命运看似巧合窜在一起并展示给我们看时,我们会突然发现,这些巧合其实或多或少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环境里。不只是过去,即使现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意外死亡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打开社会版新闻,从矿难、建筑工地事故、工厂安全事故到非生产领域的交通事故、医疗事故、食品安全事故、校园安全事故,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似乎都存在着这样的意外伤害。残忍的说,死亡只是一个生命的离去,可是悲痛还不只是限于死亡本身,而是面对死亡的那个孤独的活在世上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8838/3fbeb1b389ab2afd.jpg)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亲人的离去,可是这种悲怆的时刻我们一般不愿意多想,死亡对于生活在儒家的传统文化之下的中国人,我们很少去考虑死的问题,可死亡我们又有谁都逃避得了?生命虽是脆弱而无常的,但在书中,却让生命的坚强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命运,可以感激,也可以仇恨,但是它不可违抗。带着与生俱来的印记。生活的意义与幸福的标准,永远没有答案。《活着》向我们昭示了平静从容生活的可能,绝望其实不存在的。
如果说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与至亲之人生死相别,那么这样的痛苦福贵已经历了五次。当一个人经历活着的种种磨难之后,他还能乐观的活下去,那么他就是一名不平凡的英雄,这使得他可以背负起接踵而至的打击,拥有着对抗挫折的勇气。毫无疑问,富贵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我想起了身残志坚的作家史铁生,年轻时因一次意外,双腿残疾,之后又频发重病,生活坎坷,然而他在《我与地坛》中曾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它还说:活着是自己的一种选择,既然选择了活着,为什么还要痛苦的活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8838/b68b4deae0dba6b6.jpg)
或许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此,你永远无法知道未来自己将承受多少的负荷和重担,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在你心中的那些美好的品质、人性的光辉将伴随着你在生命的旅程中带你回归最初的活着的意义。为此我们要活着,要幸福的活着,而且在未来我们要活的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