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即是最大的安慰

外婆今年七十有余,身材瘦削,双耳半聋,每天都在嗑着不同功效的保健药,与其他老人没有什么不同。
人老了,没有什么多大的心愿,外婆只是单纯地希望子子孙孙能常伴她左右,外公活着的时候,外婆并不表现得如此失意与不安,他们坐在光线明亮的客厅里喝茶唠嗑的场景,我至今仍记得清晰。
两年前,外公逝于一场突来的疾病,生的欲望逼着他积极与病魔作斗争,支撑了足足四十九日,大大超出了医学界的估算,但对至亲的人而言,噩耗显然像颗半路窜出来的炸弹,嘭的一声,摧毁了所有对未来美好的遐想。
外公走的那天,我正赶在路上,到达时,他已静静地躺在祠堂的冰柜里,面目安详,像睡着了一样。
可他再也不会醒来,笑着对我说,你回来啦。想到这里,先前一直沉默不语的我,终是忍不住哭出了声。外婆失魂落魄地坐在角落,双目低垂,头发散乱,看上去苍老了许多。我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岁月的无情,印象中,大家团聚在一起,也是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而这一刻,满屋子暗喻着死亡的素白强烈地冲击着视觉,每个人虽面对着面,却面露愁容,无话可说,前后巨大的反差令我惊诧不已。
我在微信上倾诉对外公的思念,朋友们的留言,多半是节哀,或是一两个拥抱的表情,但在那种极度悲伤的氛围下,我并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的释怀,为何人总要等到失去,才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就如某个朋友自嘲的,平时伤心的都是些啥屁事,毕竟在这世间,最痛不过生离死别啊!就在我为此泪流不止之际,一条评论突然闯入眼帘,仅仅是简单的一句,却让我顿时忘记了哭泣。
那是我刚结交不久的好朋友,她的慰问夹杂在一堆形式化的“节哀”当中,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别哭,外公永远活在你的心里哦。
是的,时间可以带走肉体,却带不走记忆,即使日后的时光模糊了脑海中的背影,我却还清楚地记得那个人的名字,他怒过,笑过,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毕业之后面临择城,我的工作地点不在家乡,外婆对此感到非常难过,所以现在一有机会,我就会去看望外婆,陪她聊天也好,坐着一起煲剧也罢,因为我再也再也不想,给彼此留下任何遗憾。偶尔,在网上看见朋友发出亲人离世的消息,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话语才能真正地抚慰生者受伤的心灵?
活着。即使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依然是生存过的证明。难道不是这样吗?永远铭记对方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每次回想的时候,就如真实存在一般,让心底充满无数的暖意。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我想,每道真诚的安慰,理应如此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