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父母看过这本书就好了》
经常检视内心,多做自我批评,对父母来说极为重要,以免把破坏力传给下一代。
我就是那个把破坏力传给下一代的孩子,现在长大了,正在以同样的方式伤害着我的孩子们,以前觉得,孩子们选择我做他们的妈妈,是他们的幸福,现在觉得他们挺倒霉的,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爱和教育,连最基本的做人,都没教好,我觉得很失败,而且每天都在伤害他们,耐心已经频临崩溃,一地鸡毛的生活像一把刷子,使劲的搓着我们,弄的遍体鳞伤,却没见干净一分一毫。
比起上述这些困难,还有一点更容易阻碍我们:我们婴幼儿时期获得的亲子教养方式。你可能会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一张嘴,说出来的话竟然跟我妈妈如出一辙。”如果那些话都是正向的积极的,让你童年时觉得有人需要你、关爱你、保护你,那当然很好,但实际上那些话的效果往往正好相反。
突然有些想哭,这几天一直在反思,却没有改变,面对鸡飞狗跳的生活,压的我难以喘息,生气的时候说出的话,发的脾气和我妈如出一辙,这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告诫过自己的,不能伤害孩子,好好爱他们,却让他们变成了不幸福的小孩,我是不是个坏妈妈?不怕不怕,我会改变,会好起来的……
自己究竟是对孩子当下的行为产生反应,还是受过去影响而产生本能反应。艾米丽抬起头来看着我说:“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是妈妈不在乎我呢。”
我急忙说:“当然不是啊,妈妈很在乎你,只是当时妈妈没意识到,我其实是在生你外婆的气,而不是你。对不起艾米丽。
儿子说我不爱他已经半年多了,可能现在方式变了,有时候我生气他会怕我,却再也没有往日的那份顺从,是得好好反思自己,改变了……
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那个警报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学着正视自己,让自己变得理智,突然觉得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在于,不读书就解决不了问题,可能就会无休止的争吵下去,但是读书,却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自己。
挑了一个简单的做法:你不去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发飙,或陷入沮丧,或开始恐慌。
这句话,直击心底,我是越来越懒,问题越来越大,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变得想把一切都简单化了呢?本来养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发飙的事情大多都是这些:孩子写作业磨蹭时【因为我小时候也磨蹭】孩子睡觉太晚时【因为我小时候睡觉也晚】放孩子乱扔东西不懂得收拾时【因为我小时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妈妈没时间收拾,混乱的环境对我影响极大】……一切都显示着我回到了小时候,所以我们家现在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再和一个10岁和7岁的三个孩子对抗。弄得自己每天筋疲力尽,遍体鳞伤,还伤害了孩子们。
我希望你知道,这种愤怒其实并不是孩子触发的,是过往的经历唤醒了深藏你心底的感受,当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放松下来,也不会因此而连累到孩子了。
正视自己,
当你年纪还小时,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爱你的人不一定总是喜欢你。他们有时会觉得你很烦、很难缠、令人失望、无关紧要、可气、笨手笨脚或愚蠢。当你的孩子表现出类似的行为时,便触发了你以前的感受,导致你大吼大叫甚至发飙。
对,我愧疚我自责,我做不到正视自己,我歇斯底里,妈妈年轻人差点抑郁,而且我觉得有抑郁症倾向,很消极,总是把“活着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挂嘴边,我们三个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幸好幸好,虽然消极,她却坚强,除了语言上总是给我们伤害,从来不动手打我们,妈妈已经是个好妈妈了,小时候没有安全感,长大缺乏自信,不能独立思考,价值观扭曲……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童年,我不能让我
有一个阻止自己冲动反应的好办法,就是对自己说:“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当下发生的事情。”先停一停,冷静一下。的孩子们也和我一样。
先别急着发脾气,找出根源,对症下药。
内心的怒火依然导致她做出冲动反应。但她为了修补伤害,做了一件我们都可以学习的事——关系破裂后的修复。
破裂是指我们误解彼此,做了错误的判断,伤害了他人。
父母试图与孩子修复关系,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即使孩子已经成年。
她说:“如果孩子发现你并不总是正确的,会不会没有安全感?”我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实可信,而不是十全十美。
你在某个年纪开始感到孤单,等你的孩子到了相似的年纪时,你也会想在情感上抽离他。马克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不想面对孩子在他身上触发的情绪。
这种想把孩子从自己身边赶走、想让孩子睡久一点、想让孩子独立玩耍以免占用你时间的感觉,会在你不想去理解孩子的时候出现,因为孩子让你痛苦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正因为如此,你无法迎合孩子的需要。
我总是想愿意孩子多睡会儿……我总是怕孩子睡醒……
问问你自己,孩子的哪些行为让你产生最强烈的负面反应。
带着同理心回顾过往
问问你自己,孩子的哪些行为让你产生最强烈的负面反应。
在那个记忆中,你最主要的情绪是什么?那个记忆和现在的你有什么关联?那个记忆如何影响你的亲子教养方式?
孩子生活中的人,构成了孩子的世界。
“父母相处融洽是养育快乐孩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