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你们”融入“我们”

2022-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你、我、他是简单的人称代词,你们、我们、他们是复数,是集合名词。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在词性上兜兜转转。

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们、我们、他们可以把人群分为三类,所有人概莫能外。

有人的解读角度更新颖。

解读的大环境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原话是这样说的:

“你们”是一种候补状态,有希望成为“我们”,但稍不留神儿也很容易变成“他们”,把越多的人放在这样的候补位置上,“我们”就越有权势,“他们”就越遭孤立,“你们”就要越要乖乖的……“你们”若不靠拢“我们”,就是在接近“他们”,“你们”要是不能成为“我们”,“你们”还能总是“你们”?……“你们”要想是“我们”,“你们”就得承认“你们”是混蛋,“你们”既然是混蛋,又怎能再是“我们”?那个越要乖乖的位置,其实是终身制。

初读这段内容,觉得云里雾里,一会儿就被绕晕了,再读,咂摸出一点味道来,第3遍甚至第4遍回读,眼睛一亮,先拍额头,再拍大腿,哎呀,绝了!咋如此犀利呢?

谁这么有才呢?《病隙碎笔》的作者史铁生,就是那位写出《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史铁生,那位因双腿瘫痪却用笔叩开了一条人生新路的大作家。他的那句“我的主业是生病,副业是写作”不知引来多少人的心疼同情之余又交口称赞。

文段中的“你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看客所构成的群体吧。

若经常做壁上观,既不能“躬身入局”又做不到“片叶不沾身”,时间长了既不敢打破现状,又不能突破困局,于是自我设限,给自己贴上标签,久而久之,可不就是思维固化,成了固定型思维牢笼里的囚徒了么?

于是就想起了读过之后对我影响最深的两本书。

1,《拆掉思维里的墙》

这本书就是教我们打破思维里的固化模式。比如①安全感缺失的人,容易对当下的生活不满意,又恐惧未来要面对的生活,结果就停留在现状,不愿意出来;比如②不感兴趣这堵墙,一个人对啥都提不起兴趣,也没有自己的爱好、特长,时间久了,可不就容易被时代所抛弃吗?比如③狭隘这堵墙,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你就觉得这是心理暗示,从而影响到你理智客观的判断;比如④受害者模式这堵墙,喜欢抱怨别人,情绪不稳定,整天满脸写着不幸福,硬是把自己过成了一个犹如黄连中泡着的人。

换个思维模式吧,从“你们”中解离出来,迈进“我们”的怀抱吧。因为拥抱生活的人,生活也拥抱他;远离生活的人,生活也远离他。要知道,习得性乐观绝对要比习得性无助高出若干个层次 ;要知道,有目标的人穿越困难航行,无目标的人躲避困难漂泊。

2,《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书中的7个习惯特别有用,比如①积极主动这个习惯,要主动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把精力放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比如②以终为始这个好习惯,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与原则,而不是任何具体的事物作为人生的中心;比如③要事第一这个好习惯,要分清主次与事情的轻重缓急,为重要的事情留出时间。

这些可都是能让我们做优质高效人、过优质高效生活的金科玉律呢。

一味待在“你们”状态中,既不想成为“他们”,却又因为怕吃苦、缺少自律,习惯性拖延、执行能力差而成不了“我们”,徒留愧疚、自责,自怨自艾,岂不悲哉!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一中就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种融入群体的前瞻性思维模式,要远远的高明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孤高和自傲。

格局不同,站位也不同。

确实应该从高明人那里学到更多更多。远离“他们”,扔掉“你们”,进入“我们”的温暖大家庭里来。然后迈入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共同融入社会快速发展的汪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