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敏感期你知多少——臭屁世界里的笨蛋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就把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看了一遍,像视觉、口腔、空间、语言之类的敏感期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孙瑞雪老师所描述的敏感期一个一个不期而至。唯独对诅咒敏感期没有特别在意,因为我觉得如果孩子生活的一个文明的环境中,没有脏话的出现,这样的诅咒敏感期就不会出现。不过事实证明,我太理想主义了。
乐乐在入园以前接受的语言环境比较“文明”,一家上下都喜欢读书看报,所以说话有点文绉绉的味道,像什么“乱七八糟”、“丢三落四”、“满载而归”之类的成语,乐乐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了。
进入幼儿园后,三岁10个月的乐乐融入到一个大家庭里。这个大家庭有不同性格、不同成长环境的孩子为乐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语言环境。乐乐每天放学,都会带一些新鲜的语言回家,比如“甭提啦!”、“拉倒吧”,还会开心地告诉我“妈妈,这是某某小朋友经常说的。”
只是不知怎的有那么几天,乐乐把“屁”字带回了家。我叫她吃饭,她说“吃屁”;我让她睡觉,她不乐意睡觉,她叫我“屁妈妈”;我让她喝水,她说“喝个屁呀!”她爸爸受不了,就告诉乐乐这个“屁”字不好听,但是越说孩子反而越喜欢,每说一个“屁”字,自己都要哈哈笑半天。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突然惊醒: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诅咒敏感期。于是问乐乐怎么这么爱说“屁”字,乐乐说现在班里的小朋友都喜欢这个字,大家你“屁”我来,我“屁”你,这种游戏让她们不亦乐乎。我偷偷地告诉孩子爸爸诅咒来了,诅咒来了,淡定,漠视即可。
果不其然,乐乐说了几天“屁”字,见我们没有之前那么强烈的反应了,自己觉得没有意思就不再说了。但是“屁”期刚过“笨蛋”期又来。无论家中,我们谁遇到事情不会做,乐乐都会说“真是个笨蛋”。最夸张的一次是乐乐的姥姥、姥爷陪着乐乐下飞行棋,开始姥姥、姥爷不熟练,反应慢,给乐乐急的大声说到“真是两个老笨蛋”。搞的坐在沙发上的爸爸全程黑着脸看乐乐下棋。万幸的是爸爸当时没有发飙。这个“笨蛋”期,大概一个星期后,结束了。
经过我家的实践证明让孩子顺利度过诅咒敏感期,需要父母在面对孩子说这些诅咒话语时,不要反应强烈。孩子本身是一种试探,在看大人的反应,如果我们表现的特别强烈,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乐趣,他们会对这样的诅咒乐此不彼,然后频繁使用,甚至可能成为一种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久而久之,孩子自己觉得无趣,也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