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练了很久写作,自己感觉提升很慢?
Practice makes perfect? 错;
Righ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正解。
万维钢老师的2019年新书《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里明确提出,大部分人的努力,慢于社会的变化。找不到风口的猪,只会摔成肉泥。
一个勤练写作的人,水平没有进步;错不在态度,而在于方式。
我们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没有问好:
第一,什么样的写作,才算好?(标准问题)
第二,观众的期待是什么?(市场问题)
第三,我凭什么被别人记住?(区分度问题)
只有问对问题,才能得到好的答案。
Asking the wrong question will not lead to the right answer.
就像我自己最开始考雅思和商务英语一样,自己琢磨的文章,最终雅思写作只拿了5分,商务英语的写作低到了150。算是人生一耻。
关键问题是,我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得那么低的分数。
就像大多数可怜的人一样,我们被抛在背后,也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跑得比我们快。
我从2016年开始做每日精进,把一天的感悟浓缩成一句话,辅助以个人的故事和落地方案,到现在为止写了足足22万字。现在的效果是,自己做口语老师做演讲以及做管理培训都特别顺手,也短短时间里从一线干到了总部。自己有几点感触,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对比。要想提升自己,必须要认清差距。加入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于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琢磨第一名的风格以及看粉丝的评价,从中获得一个高分作品的认知。正常来说,我们大多数练习写作的人,是努力的方向偏了,也许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忠实粉丝,每天会看自己作品超过两遍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我从来不鼓励一味地埋头苦干,要干,也要知道自己要干成什么样才行。
第二,碰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比较容易想到的是去找一个老师,我自己就是老师,我得给大家讲一句实话,作为老师自己也常常会有惯性思维,很容易风格固化。往往同水平练习的人,犯错的点类似,矛盾点接近,一起琢磨出的想法会更具参考价值,甚至可以直接复制过来做为自己写作的经验。就像市面上大部分的资料书,讲的都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都是把自己当年一个一个的坑写出来,告诉大家自己当年的通关秘籍。我们自己的通关秘籍,就是要反复碰撞才会出现的,这样的经验,比10本资料书都要有效。
第三,特色。无论你选择哪一个文学类别,都要切记要把自己细分。我们只能在自己的领域让别人不断加深自己的印象。最怕的就是很多人广泛涉猎,最后变得四不像。各个方向使劲,最终就是一动不动。我记得现在有个有名的网络歌手叫“大壮”,凭借一首《我们不一样》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磁性又略带沙哑的声音,很有区分度。影视圈的赵丽颖,也是一张本来不受追捧的圆脸,靠拼命闯出自己的戏路,被大家议论,是演艺圈的一股清流。我们自己想走得更远,就要舍弃自己的大众印象,变得稀缺。真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会变得精专,这也许是新手最快的进阶之路。
当然,凡是容易成功的事情,都不太值得期待,因为任何人只要付出等价的代价,就可以拥有你现在的一切。
我也希望,这些小建议,能够真正帮助热心文学的朋友,少走弯路,把生命的每一刻,都献给美好。
为什么练了很久写作,自己感觉提升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