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儿守规矩,不做熊孩子!(2)
孩子需要尊重,家长不能放纵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的时光里,见过许许多多要求孩子守规矩的家长,也见过不少特殊的家长,他们打着“尊重天性”的旗号溺爱孩子,任由孩子自由成长。等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者去一些店子里随心所欲地拿取物品之后,家长乐呵呵地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去收拾或者去付款,对孩子错误的言行和不守规矩的做法,却没有作出任何的批评教和育。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总结评价教育存在的失误时曾说:“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结果变成放任自流。只给自由,但与自由结对成双的义务,却几乎不教。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参与社会生活的最低限度的规则,我们都严重地忽略了。”
可以想象,家长一味地以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对孩子为所欲为的言行进行放任和放纵,孩子怎么可能不成长为熊孩子?在这样宽松的家教环境下,如果他不成为熊孩子,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呢?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吗?这些问题,真的值得一些家长去深思。
那么,怎么教孩子守规矩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规矩”一词的含义。
“规矩”一词出自《荀子·礼论》,意思是:规和矩,也指一定的标准、法度、成规;礼法。
给孩子立规矩,其实是要让孩子从小有一种边界感。要让孩子明白:人人有边界,事事有边界,有些边界是不可逾越的!
譬如:在公共场所,知道遵守规则,维护秩序,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和人相处时,不能动手打人、抢东西等。——这些都是我们不可逾越的边界。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认为,3-6岁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性格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给孩子立规矩,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给孩子立规矩,父母该怎么做呢?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有榜样意识。因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孩子还小的时候,也许听不懂你讲的每一句话,但他会模仿你的言行。所以,你要时时谨言慎行,处处以身作则,并为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榜样,才能教出有规矩的孩子。
譬如,和孩子一起上街,过马路时一定要牵着孩子走斑马线,不闯红灯,在公众场合,不随地吐痰,以实际行动教会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和讲究公共卫生。
又譬如,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你自己要先做到。你也可以一进去公共场所就告诉他:“这是公共场所,不是家里,不能影响别人。”让孩子懂得:不影响、不嘲笑、不打扰别人,是一种良好的美德。
2.严慈要有度,违规要受罚。
一些家庭,对孩子慈爱有加,严厉太少,这是不可取的。还有一些家庭,给孩子立了规矩,却很少去认真执行。遇到孩子哭闹、撒娇的时候,父母总是“心太软”,致使规矩成为虚设,甚至荡然无存。个别家教的失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其实,孩子犯了错,或者是违反了规矩,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绝佳时刻,不能轻易错过。
譬如孩子想要你给他手机玩,这时候父母要严慈有度,可以用温柔但坚定的语气对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要玩手机,但是咱们定好了规矩,对不对?你不可以轻易违反!我相信,你是个守规矩的好孩子。”如果他不听,非要你给他玩手机不可,必要的时候是可以惩罚一下的。
切记: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乘着父母忙乱时钻空子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的坏习惯;也不要让孩子养成拿捏准了你的软肋(你总是“心太软”)提要求总是得寸进尺的坏习惯。
千万不要让你的爱心,被孩子的不守规矩所绑架。否则,悔之晚矣!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这里专指动画片,绘本,童话故事,名人故事,真实案例,孩子玩的游戏规则等。
孩子的记忆短暂,你跟他讲过的一些要求和规矩,他有可能很快就忘记得一干二净。
你可以让孩子观看一些动画片,阅读绘本,甚至给他讲一些有关守规矩的童话故事和名人故事,也可以给他讲一些身边的真实案例,慢慢地让他形成肌肉记忆,以后他就不会忘记了。
也可以多陪孩子玩游戏,或者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游戏,让他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要让孩子明白:你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别人就不和你玩了。从而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家长朋友们,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守规则,也是一种爱。这是一种超乎常理、有原则的爱,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营养剂。
给孩子立规矩,要趁早!最好3在孩子-6岁时完成。别等孩子长大了,思想、言行、习惯逐渐成型,你就很难改变他了!那时才想到立规矩,就太晚了!
教会孩子适应规矩、遵守规则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文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枚举。
家长朋友们,希望你的孩子在你的培养下,能有较强的规则意识,成长为一位遵纪守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