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人类无法摆脱的生死循环
又是一周的开始,然而却没有《权力的游戏》,所以,每周最期待的日子又重新变成每周最不愿面对的日子,早早起床上班,却对下班后的时间没有了期望。
第七季故事的最后,夜王骑着被复活的冰霜巨龙,喷出蓝色火焰摧毁屹立千年的长城,人类与异鬼的战争就此全面爆发。
不过这都要等到下一顿年夜饭之后,在讨论和猜测这场声势浩大的大对决之前,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在第七季的最后一集,导演(或者说作者)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样的信息又对未来起到了什么作用。
01.琼恩·雪诺——我不会许下我无法遵守的誓言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当越来越多的人作出虚假的承诺,承诺便会变得毫无意义。再也没有可以相信的誓言,只有越来越精美的谎言,但谎言是无法让我们赢得战争的。”
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像《桃花源记》,它存在的基础并非是消除欲望,而是人与人之间100%的信任,这种信任的基础又源于对承诺的履行。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守信使社会效率得以完全释放。
人们不需要一系列出于相互制约的合同,也不需要拟定种种限制行为和预防犯罪的法律,所有不必要且耗时耗力的环节都被节省下来,人与人之间完全卸下防备,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就被放大到极致。
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马未都说,现代社会最大的悲哀在于公约代替了私约。承诺不再有约束效力,两人间白纸黑字的合约如同一道巨大的信任鸿沟。
想象一下我们的社会,如果每一个陌生人都不值得相信,周围的环境都是潜在威胁,商业机构只为自己谋利,裤裆旁边的裤兜内,手机电池随时都有爆炸可能,我们的现代文明又从何而来呢?
02.珊莎·斯塔克——独狼死,群狼活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
每一个成功的个体,实际上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无论复仇者联盟中的英雄们独立拯救了世界多少次,现实的世界却总是像《权力的游戏》一样,再伟大的骑士也经不住四五个地痞的围攻。
史塔克家族的后代们重新聚集在一起,才使得故事终于又多了些充满希望的东西。当“团结”、“众志成城”等一系列词语变成朗朗上口的标语,或许只有在经历了生死别离的悲壮故事,才使得珊莎·史塔克口中的六个字显得格外有分量。
可能人生来如此,必须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而成功必然只能走向失败。
在《权力的游戏》中,角色们每走错一步都有可能毙命,反倒是各方势力能长久地彼此缠斗。群体是个巨大的容错机制,而群体的关键在于经验的积累和优势的传承,而不是永久地将优势保持下去,当然,也绝无可能保持。
03.席恩·葛雷乔伊——我好像总是要面临左右为难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一位父亲将一位外姓孩子抚养长大,但孩子却因为要回归自己的家庭而报复了抚养自己长大的家庭。
孩子的姐姐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但他却看到姐姐落入敌手,畏畏缩缩地跳入海中逃生。
人似乎总是要面临一些艰难的抉择,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还是选择荣誉,或者选择正确的事情,人生每往前一步,都面临一次选择。当人们回顾一生,实际上也正是回顾自己或对或错的选择,也就自然地或叹息或欣慰。
《权力的游戏》中,无论骑士还是小偷,都漠视生命,强调自由。只有席恩怕死、懦弱、迷茫,面对诱惑的矛盾使他显得渺小而脆弱。但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更符合我们当下传统意义中趋于“势利”的人,才使得整个故事显得更加真实。人们讨厌这个角色,正如讨厌自己身上的“恶”。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讲到:生而为人,何为正确?当席恩面临何为正确的选择时,他所表现出来的关于身份的迷失如同现代人对自身未来的迷失一样,害怕出错,却一直在犯错。或许人们真的需要回归到稻盛和夫的思想中去,做一个敢于承受当下困顿的苦行僧,以一种看起来确实有些愚直的态度做好当下的事情,所谓“舍本逐末,多起爱憎”,当一些执念被放下来,人才有可能”船登彼岸“。
04.世界其实是个圈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重新回顾整个剧集,异鬼的角色设定看似是死亡的如期而至,不如说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新生。当夜王乘坐冰龙飞越冰雪长城,人类才终于得以放下成见与冤仇,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有核心目标的族群,为生存而战。
人类精神的残存价值,如誓言、团结以及不畏牺牲的价值观念也才得以重新焕发光辉,他们不再去思考何谓人生或者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这种虚幻而没有答案的终极问题,转而如胡适先生所言,只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情,不仅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
人类终究会走向何处,我想在这个故事中,要么人类将异鬼赶出长城以外,重新开始内部斗争,要么因异鬼而导致灭亡,人类文明再次从原始演进。两种结果却指出了同一种循环命运,这可能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纠缠于争斗,也必然在争斗中灭亡。
悲观地讲,人类永远无法实现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