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拜临孙膑庙
乾隆七年(1742年)《昌邑县志》卷五《勋土》记载:“孙膑,孙武之后,生鄄阿之间。与庞涓同学兵法,涓为魏将,嫉膑之能,以法刖其足而黥之。齐使如魏,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进于威王,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以田忌为将,而孙膑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大破魏军于桂陵。后十五年,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庞涓闻之,去韩而归。膑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过半矣。’乃与轻锐倍日并行逐之。膑度涓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多阻,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遂令万弩夹道伏,期日暮,见火举俱发。涓果至树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军乱,涓穷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威王封膑于都昌。”以上两条记载明确的告诉我们马陵之战后,齐威王将都昌赐与孙膑为食采之地。
顺治十八年(1661年)本《昌邑县志》卷三《坛庙》又载:“孙子庙,在县西北三十里瓦城社。孙膑仕齐,食邑于此,故祠之。宋熙宁四年重修。内有奇槐见在。八景谓孙庙奇槐即此。顺治十七年(1662年),道人孙守德重修。”
同书卷七《古迹》:“鄑城,在县西海滨三十里。《左传、庄公元年(—693年)》:‘齐师迁纪于鄑’即此。俗呼瓦城,半为水渐。城南有孙子庙。出《齐乘》。”这两条记栽则告诉我们孙膑采地在瓦城社,而瓦称即鄑城俗名,即孙膑采地在古鄑城一带。
乾隆七年(1742年)本《昌邑县志》,卷一《形势、附八景》孙庙奇槐条载:“孙膑食采于鄑,庙在瓦城(社)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孙子庙碑》也持这一说法。碑文载:“升平郡王庙创造有自来矣。考之孙子建功于齐,食邑于鄑,鄑人共沾其恩泽,故立之庙而祀焉。盖稽田碣所载,则自宋之明以来,历代重修。”
昌邑孙子庙原址在今龙池镇瓦城村,北距鄑邑故城五公里。清末民国时的孙子庙庙基地占地三十余亩。有正殿、寝殿、配殿、山门等大小建筑共三十多间。山门三间,匾额大书“孙子庙”,内有高近三米的金刚像,泥牛、泥马分列左右。山门的对联是“名扬七国,威震边垂”,“马陵奇计,减灶可风”。山门外两侧有铁牛、铁马,高1。5米,造型逼真,外围木栏,以防游人攀摩。庙前建有影壁、戏楼、广场。孙膑庙的主体建筑为正殿与寝殿,正殿五间,重檐歇山,悬梁雕栋,四角缀以铁马,风吹铿镪。殿内主尊为孙膑座像,两旁各有配像十尊。庭院广阔,中有三米宽的石甬路,两旁古柏数十株,树碑相间,碑刻多为历代重修时捐款人姓名。据说明代青州衡王府也曾捐银五百两扩建过孙子庙。正殿后为寝殿,主尊为鬼谷子塑像,东暖阁有孙膑卧像。传说卧像下有海眼,侧耳细听可听到海潮的澎湃声。西间有铜像三尊,气象威猛。到清后期配殿神像皆无,所以不知供奉为何人。辛亥革命以后,民风渐开,村民为兴教育,将庙内配殿改为学校。1938年为防日寇在此安设据点,群众将庙拆除。
雨中拜临孙膑庙
最早记载昌邑孙膑庙的是元人于钦著的《齐乘》一书。该书载:“鄑城在县西海滨三十里。《左传、庄公元年(—693年)》:“齐师迁纪于鄑”即此。俗呼瓦城,半为水渐。城南有孙子庙。”《齐乘》是现存最早的山东通志性著作。
顺治十八年(1661年)本《昌邑县志》:“孙子庙在西北三十里之瓦城,~~宋熙宁四年(1071年)重修。”另,光绪二十二年(1876年)《重修孙子庙碑》,碑文载:“升平郡王庙创造有自来矣。~~~盖稽田碣所载,则自宋之明以来,历代重修”。
雨中拜临孙膑庙
民国八年(1919年)瓦城社人孙际凤所撰《孙庙奇槐赞》也有同样的记载。
1990年在瓦城南15公里的双台乡申明厅村发现了立于宋淳化二年(991)的《重修东岳天齐王庙碑》,碑文中在描述天齐王庙所居形势时说:“斯庙也,东望胶潍二水,屈伸而状若青龙;西通臧望两台,昂藏而形如白虎;北有瓦城大庙,作玄武之灵;南有寒浞故亭,卓为朱雀之像。”这条记载很重要,“北有瓦城大庙”,正与以上记载暗和。瓦城大庙就是孙膑庙
早在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孙膑庙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所以才能成为一方的标志性建筑。
雨中拜临孙膑庙
仅就建造年代来说,昌邑孙膑庙可以说是现在所知国内孙膑庙建造年带最早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