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你骂过无数遍的ta,也许是你最应尊重的人
1895年3月,日军攻破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挟战胜之威,日本海军沿海路北上。此刻,辽东战场上的清军也全线溃败,日本陆军相继占领牛庄、营口等地,兵锋南下,直指山海关。面对日本海路夹击的势态,京城岌岌可危,清政府无力再战,只能委屈求和。
派谁去议和,成为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刚开始派去的是一个外国人,结果日本人根本就不认,没出几天,就被赶回来了。还扬言,不派出位高权重的全权代表前来,没得谈。但朝廷中位高权重的官员,屈指可数,谁也不傻,知道这个差事吃力不讨好,因此都借故推脱,光绪帝为此愁眉不展,焦头烂额。
李鸿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推上议和的历史前台。
晚清几十年,自从曾国藩死后,李鸿章就成了国家的重臣。从扑杀太平天国到剿灭捻军,从中法战争到中日战争,朝廷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李鸿章的身影。他一生劳劳车马未离鞍,风尘仆仆奔赴各地,不断为这个没落的朝廷补窟窿,因此被人称为“糊纸匠”,其实就是一个专门背黑锅的人。然而难能可贵的是,这个背锅侠对国家实力和世界动态,一直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深知国家虚弱,应该韬光养晦,不能轻易言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甲午战前,他一直主和,保持着极大的克制。
然而,朝廷中的那一群清流,却个个热血沸腾,人人义正词严,坚决主战!
主战派中,翁同龢是最坚定也是最突出的一个。
作为两朝帝师,翁同龢深得光绪帝信任,在朝廷的地位非常高。而作为清流领袖,他在个人修为方面无可挑剔,也具备一呼百应的感召力。这个人不贪财,不好色,生活简单朴素,工作兢兢业业,一向有着“忠君爱国”的好名声。本次面对日本挑衅,他义愤填膺,言论非常激进。
“听之,则失我屏蔽,藩篱尽撤,益形猖獗,后将无以为国……现在断不讲和,亦无可讲和。”
他的观点,代表了守旧派的呼声,也确实给好面子的清流们打了一针鸡血。试图有所作为的光绪帝,也被自己的老师鼓动起来了,开始主战。朝廷众大臣立马见风使舵,主战成为了庙堂之言,主和的李鸿章成为了过街老鼠。直到日本人兵临城下,朝廷无力再战,才不得不委屈求和。
战,是李鸿章主持,他苦心经营二十年的北洋水师,还有几万淮军精锐,在这场战争中赔了个精光。和,还是要李鸿章出头,即便会背负骂名,甚至钉上历史耻辱柱,也不能不去。
当然,李鸿章一点都不笨,他知道自己此去议和,必然在国外受辱,回国也会受抨击,两头不讨好,尤其是朝廷那一帮清流,事后肯定会落井下石。思前虑后,他想出了一招妙计:奏请朝廷让翁同龢随行,一起去日本议和。
一向自诩“忠君爱国”的翁同龢,一下就慌了。他以不熟悉外交不了解世界形势为由,坚决拒绝前去议和。甚至不顾老脸,央求光绪帝不要派他出去,还以生病无由,躲在家里闭门不出。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既然你翁同龢自诩“忠君爱国”,光绪此刻焦头烂额,为何不替君王分忧?国家当下危难重重,为何不能舍身匡扶?既然你不了解世界形势,当初为何坚决主战?
清流从来就不是真爱国。他们最爱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名声。
即便清流有爱国之心,也多半会误国,因为他们挟道德之威,满口仁义道德,却不明形势,不讲策略,不能干实事,却喜欢高谈阔谈,其结果就是蛊惑人心,煽动狂热,把国家和民族绑上失控的大车上,一路猛冲,最终摔下悬崖,粉身碎骨。
李鸿章去了日本,经过一番口枪舌战,签订了饱受屈辱的《马关条约》。回国以后,全国舆论大哗,纷纷抨击李鸿章卖国,不少清流又开始义愤填膺,纷纷上书,皆言“李鸿章可杀!”
何其相似的一幕!
这些清流们不会知道,李鸿章在日本遭受了多少屈辱。他去日本不久,就被一个激进的浪人当场打了一枪,差点丧命,直到去世,子弹也一直留在体内,没有取出来。伤还没好,就不得不面对虎视眈眈的伊藤博文,在谈判桌上,费尽口舌,一再讨价还价。
伊藤博文:“中堂只能答允,不允二句话!”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博文:“可以,但(赔款)不能减少!”
李鸿章:“赔款如此,固不能给,更巨,更不能给,还请少给!”
伊藤博文:“万难再减。此乃战后之事,不能不如此!”
……
李鸿章:“总请再减!”
伊藤博文:“不可减矣!”
……
李鸿章:“赔款还请再减五千万,台湾不能相让!”
伊藤博文:“如此,当遗兵至台湾!”
这哪里是一国之相?在谈判桌上,李鸿章斤斤计较,不断“饶舌”,为了国家利益,完全放下了身段,变成了一个小商贩。但伊藤博文自持武力,十分霸道,言语之间也是咄咄逼人,毫不相让。经过近5小时的谈判,李鸿章最初要求从赔款二万万两中削减五千万两,见达不到目的,又要求减少二千万两,甚至最后不惜向伊藤哀求:“以此少许之减额,赠作回国的旅费”,但并未感化日方。最后,李鸿章迫于无奈,不得不接受日本的条件,忍辱负重,签订《马关条约》。
回国后,李鸿章几乎承担了战败和订约的全部责任,他被剥夺了黄马褂,解除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实职,赋闲在贤良寺,一住多年。
然而,翁同龢却几乎没受影响,依然身居高位,被光绪帝深深信任,也继续被清流们一致颂扬,“忠君爱国”的名声,更加响亮!
春去春来,花开花落,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就是几年。在贤良寺的晨钟暮鼓声中,李鸿章打坐冥思,深居简出。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却医不好李鸿章内心的创痛。所遭受的屈辱,会在无数个深夜折磨他的内心。他发誓,终身不再踏上日本国土。后来出洋考察,必须经日本的港口中转,也坚决拒绝上岸,最后只好在两条大船之间放了一块木板,被人搀扶着换了船——也算是兑现了当初的誓言!
外辱可以如此,可是,内辱又该如何处之呢?
只能默默隐忍,选择放下!
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干实事和要面子,很多时候你只能拥有一个!
几年后,庚子拳乱发生。重新出山的李鸿章,当时正担任两广总督,幸运地远离了漩涡的中心。当然,他一直关注事态发展,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始终认为,这是一场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的动乱,应该坚决镇压,绝不能姑息纵容。可朝廷在那一帮清流的操纵下,又一次自不量力地飞蛾扑火,殒身不顾。
当朝廷对十一国同时宣战并发出让地方官北上勤王的诏书时,深谙中庸之道的李鸿章,也忍不住挺身而出,带头抵制朝廷的荒唐指令。
“此乱命也,粤不奉召!”
在他的“示范”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等人相继拒绝执行朝廷指令,私下协商自保,总算保持了中国东南方的大致稳定。
战争的结果毫无悬念,北京城又一次被占领,河北、山西等大片领土沦陷,北方的山河,又一次被蹂躏。慈溪带着光绪帝逃到了西安,面对眼前的烂摊子,再一次想到了李鸿章。
这个时候的李鸿章,已经七十多岁了。白发苍苍,体弱多病,虚弱得就像一片秋风中的枯叶。但国难当头,容不得退缩,他又一次被推上了议和的前台。
谈判耗尽了李鸿章最后的精力。当《辛丑条约》拟定,他只能用颤颤巍巍的手,又一次提笔签名,再一次被钉上了历史耻辱柱。
只是,这一回,他已经不再想听到朝廷那一帮清流们的聒噪了。
谈判期间,另一位著名的清流领袖张之洞不时给他发电报,每回都是洋洋洒洒,几千文字:“洋人亦知礼义廉耻,不但不应向洋人赔款,反而应当据理力争,让洋人向中国赔礼道歉!”而且自告奋勇代替李鸿章去痛斥洋人。李鸿章看了只能苦笑,很不客气地回电:“无事勿再多言,电报每字两角四分太贵!”
签约后不久,李鸿章呕血而死,死前几天,还有各国公使还跑到他的病床前,逼他确认各种条款,让他生前不得安身,死的时候,也难以瞑目。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一首绝命诗,充满了无奈、酸楚、愤恨和瞩望,也是李鸿章一生最真实的写照。生前心已碎,死时仍操心,或许,对他而言,就此死去并不甘心,但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因为也只有死亡,才是一种最好的解脱!
骂了李鸿章一辈子的翁同龢,不久也死了。据说,死之前他终于原谅了李鸿章,哀叹国家以后有难,再无人能主持大局!
那个被你骂过无数遍的人,也许是你最应尊重的人!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人,因为,道德只是用来自律的,并不是你攻击他人的尚方宝剑。更不要带着显微镜去观察实干的人,因为不干事肯定不会犯错误,动嘴很容易,动手有时候会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