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就成爆文的简书首页止儿古典文学院:《诗,词,赋,点评,总结。》回到春秋读论语

怎样对待利益——《回到春秋读论语》第78章

2019-01-25  本文已影响61人  乐道也

依利而行?还是不依利而行?出现了一个两难选择

孔子说:“一切依照利益来行事,会招致许多怨恨;完全舍弃利益来行事,也会招致许多怨恨。”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篇之十二

最简单的话,常常是最难理解的。孔子说的这七个字:“放于利而行,多怨。”又简单又经典,是人们经常引用的名言警句。但如何解读,里边却大有文章。关键是一个“放”字,另外,那个“怨”字也是值得推敲的。

最经典的解读,是这样说的:“只依照利益来行事,会招致许多怨恨。”“放”通“仿”,即依仿、依照、依循,历来对这句话的权威解读,都是顺着这个思路来的。它符合社会现实,如果将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依照利益来考量,从利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各种关系,那么世界便会变得一团糟。因为利益这块蛋糕是有限的,为了从中争夺,相互之间必然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导致社会上人人怨声载道,幸福感荡然无存。

第二种解读,“放”是放纵。“放纵于利”其实跟“依循于利”也差不多,区别在于依循于利可能还讲些规则,放纵于利就是完全放任不顾了,任由人们去肆无忌惮地争抢,毫无疑问,这将会产生更多的怨恨、怨言、怨气。这是“放”的两种解读,都讲得通,意思差距也不大。

后边那个“怨”字,传统解释是“人之怨己”,即一个人如果只是依照利益来行事,就会招致别人的许多怨恨。但还有另一种解读,“此怨字,当指己心对外言”,这是钱穆大师所持的观点。这个怨字是指自己内心产生的怨恨,只计利不讲义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处处吃亏,好像谁都欠他的,内心就会充满怨恨。

回过头来再说“放”字。上述几种经典解读,意思明白畅晓,也符合人们厌恶唯利是图的常识,同时也符合人们对孔门儒学正统的认识。但如果对“放”字再作进一步深究,或者回复到它的本义,就会发觉还是有点问题。“放”的本义是驱逐、流放,将罪犯驱逐到环境恶劣的边远地方。《说文》的解释,放,逐也。和本义最接近的还有另一层意思,“放”是舍弃,废置,《小尔雅》的解释,放,弃也。无论是解作放逐还是放弃,都意味着不按“利”行事。

那么不依照利益来行事,是不是会产生“多怨”的结果呢?现实的回答似乎是肯定的。如果只谈贡献,不提回报,结果大家都不干活,吃大锅饭,最后同样会招致怨声载道。可以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社会生活中如果舍弃了利益机制,肯定会产生“多怨”的结果。这简直是不可思议,难道孔子的意思真的是认为不能舍弃利益,要依照利益来行事吗?也许有可能,也许不可能。

作为圣人,孔子对利的看法无疑是胜人一筹的。孔子很少讲利,因为他重义轻利,但孔子也从来没有否定过利,并不反对人们去谋取利益。他曾经赞许子贡的经商才能,“亿则屡中”(《先进篇》),每次都押对宝,做生意就没亏过,赢得个盆满钵满。孔子所反对的是“唯利是图”,赞赏的是义在先,利在后,主张见利思义。当利和义发生矛盾时,甚至要舍生取义。

那么孔子的意思到底是要依利而行呢,还是不要依利而行?出现了一个两难选择。至此,最另类的解读终于出现了。有人说,孔子这个“放”字,同时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层意思,既是依照、依循,又是放逐、舍弃。“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说,仅仅依照利益来行事,或者完全舍弃利益来行事,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这样的解读确实令人瞠目结舌,难以接受。

不过,孔子从来就不是一个走极端的人,他总是告诫人们不能只取一端,而要兼举两端,无论是对待人性还是社会,偏执于一端都是有害的,只有执其两端,中道才会显现其中。那就姑且先认同这个另类的解读吧,至于孔老夫子心里到底是不是有这个意思,留给后人一个悬念也好。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孔安国:放,依也。每事依利而行,取怨之道。

《论语全解》:利者,外物也。求在我,所以寡欲也;求在外,所以多怨也。所謂多怨者不怨已,多怨乎人,人亦怨乎已。

程子: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

张栻:“放于利而行”者,凡事每求便利于己也。怨,由不得其欲而生。……若夫君子,正己而已,无所求利,故无不足,而奚怨之萌哉?

朱子:凡事只认己有便宜处做,便不恤他人,所以多怨。

李炳南:放者放纵,任意发展,但其目的纯在私利,如此行为必致多人之怨。愈纵心图取私利,则愈损人,故招人之怨愈多。

《论语正义》:此为在位好利者箴也。……在上位者宜知重义,不与民争利也。若在上者放利而行,利壅于上,民困于下,所谓“长国家而务财用”,必使“灾害并至”,故民多怨之也。《周语》芮良夫曰:“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

孟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yàn)。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大学》: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荀子: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货财。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冢卿不修币,大夫不为场园。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臧(藏)。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其手。

云门隐者按:义利之辨,是儒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社会治乱的根本问题之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不知本末之别,崇末以逐利,人心浮薄,道德浇漓,乃至于争夺相杀,战乱不已,总由“放于利而行”,可不慎哉!

《四书训义》:世之衰也,天下日相寻于怨,大之为兵戎,小之为争讼。迨其怨之已成,而不能相下也。则见为气之不能平,而机之相为害,乃夫子穷其致怨之本而推言之曰:夫人亦何乐乎怨人,而亦何乐乎人之怨己哉?乃上下相怨而忘乎分,亲戚相怨而忘乎情,乃至本无夙恨自可以相安之人,而成乎不可解之忿者,何其多也!……故君子欲静天下之争以反人心于和平,无他,以义裁利而已矣。

【学习参考书目】

《孟子》 《大学》 《荀子》 《论语集解》 《论语集注》 《论语全解》 《癸巳论语解》 《论语正义》 《论语新解》 《论语讲要》 《论语集释》 《四书训义》 《朱子语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