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如何建一个有效的共读群

2016-09-06  本文已影响85人  鲁_锋

八月,我参加了一个共读群,拆书家孟刚建的,一起阅读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阅读进度是每天一节,每章读完一次复盘,正好一个月读完。要求是每天发一篇50个字以上的笔记,若当天24点前没发,则第二天要发一个20元红包(分6份),否则请出。

这样的要求是否可行呢?

此书共计167页,减去复盘的七天,约7页/天。建群的第一天有53人,一周后剩下31人,之后三周基本稳定在26人。而这26人,完成了本书的阅读,完成率50%,所以这样的要求经验证是可行的。

阅读效果如何呢?

这点无法给出数据,因为各人理解能力不同。但我们可以关注影响阅读效果的几个因素:

1.优质的输入源头

影响阅读效果第一个因素是书籍本身,不是每本书都值得如此深入的阅读,不是每个作者都能像德鲁克一样,在一百多页文字里浓缩了这么多的管理哲学和方法论。所以一月一本书的共读群必须读经典,否则是浪费了时间,而经典著作往往信息量很大,需要时间理解,所以每天读一章,一字不漏的读完,是最合适的方法。

2.要求输出

就像德鲁克说的:

唯有从事「对」的工作,才能使工作有效,而衡量知识工作,不能用数量和成本来衡量,而是主要看其结果,产出和贡献。

读了多少页、花了多少时间,不能衡量阅读的效果,那么阅读的产出是什么呢?最直观的是读书笔记,阅读的结果就是用笔记显现出来的对书籍的理解。所以单纯的摘抄不算笔记,因为没有沉淀你的思考。对我来说,这次共读效果的直接体现就是完成了6400多字的笔记,而且实践了时间管理、利用优势、做决策的几项方法。

3.定期复盘

每天一章的阅读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失去对整体的理解,而局限于抠一些枝节。李笑来说读书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每一章或一段时间的复盘,就是一个总结和预期的好方法。这一天不阅读新的章节,而是翻翻前面、看看后面,用笔记的方式归纳你的思路。

4.即时反馈

一个人阅读,是两个人之间的探讨,一群人阅读,是一群人的探讨。前三点是在个人读书也可以用,而共读群却可以提供即时反馈。即时反馈包括两种:

  1. 被动反馈:即阅读别人的读书笔记,能弥补自己的错误理解和阅读盲区。
  2. 主动反馈:即探讨和回答,阅读中的问题可以直接在群里发问,也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都是在加深对书籍的理解。

当满足了以上的因素,共读群就是个成功的共读群了。

如何处理统计工作?

另外,群主需负责每日读书笔记的统计,这是必须提前有心理准备的。有两个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1. 可建立制度,在每人每日发送读书笔记后再发送一条:编号-日期-姓名;这样群主只要在微信群搜索日期就很快可以统计每日提交人情况了。
  2. 可建议成员自荐,轮流做一周的管理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