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认知科学探索与创新

生命是不是越进化越复杂,越进化越聪明?那为什么还存在猴子呢

2019-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酋知鱼

进化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知识,有一位我非常喜欢的科学博主曾说过,能否接受它甚至可以判断出此人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理性的世界观。

阻挠公众接受进化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进化论的误解,这个理论有很强的欺骗性;如果你从很多科普渠道听说了部分进化论的理论大概,就会觉得进化论非常好理解,因而会产生“按照这个思路,我也可以推理世界”的错觉。所以有很多普通读者想出了一些反驳进化论的所谓“证据”,但其实他们脑中的进化论和科学的进化论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进化之拳!

进化误解——这不是升级电脑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拆一个关于进化论常见的误解:进化是不是越进化越高级,越进化越厉害?那为什么猴子到现在都进化不成人

按我的习惯——先给结论,再分析:进化是有方向的,但并不是所有物种都会向复杂的结构进化,猴子永远不可能进化成人

绝望……

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化的动物,因而我想用更加世俗的方法解释这个问题,这样的理解效率比什么方法都高。举个例子吧,就用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职场。升职有没有方向?当然,一般来说有干劲的年轻人都希望从一线员工升职到基层管理者,再升职到部门管理者,然后成为中层管理者,最后当然是当上老总。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会走这条道路呢?当然不是,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的结构都是金字塔形的,基层永远是数量最多的,而老总只有一个。现实社会中很多人一辈子都是一线员工,还有很多人是到达某一个职级后就不再升职了。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基础很简单,就算是把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聚集到一间教室内,只要是考试,还是能分出一个高下的(全都满分就比交卷速度),总有一个人会成为最后一名。他们不够强么?并不是,而是因为第一名只有一个,而最后一名是一定要存在的。排行榜的每一位都必须放一个人,这就是最残酷最铁定的事实。回到职场,这当然是因为老总只需要一个,而基层员工可能需要几万个,这种结构决定了无论每个人怎么努力,他们也不可能都当上老总。

排行无处不在

生物进化源动力——生态位

这种类似于职位的东西在进化论中名为“生态位”,也就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结构中所呆的位置,这是物种存在的根基,也是进化的源动力

生态位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其实也非常好懂,就是“有一口饭吃”。比如说我们非常厌恶的苍蝇,它们的幼虫以腐烂的有机物和粪便为食,这在人类看来非常恶心(其实人类才是特例,动物吃粪便的行为相当普遍)。这就是苍蝇所处的生态位,因为这些散发着难闻味道的有机质也是一种来源丰富且营养尚可的能量来源,能将其充分利用就完全可以支撑一个物种的存续。

家蝇

物种、生态位和环境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在10亿年前的元古代,那时的地球还都是微生物的天下,自然也就没有苍蝇的生态位,因为没有“尸体和排泄物”的存在。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出现了多细胞生物之后,世界一下了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因为无中生有一下产生了很多生态位,这是有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解释之一。

所谓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指在距今约5.3亿年前一个被称为寒武纪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在2000多万年(相对生命史来说极短)时间内出现了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而在此之前则几乎没有什么动物(至少没有发现相关化石)。从此之后,虽然生命史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但是生态依然是向着越来越丰富的大方向而去了。

进化就是在新的生态位诞生之后被驱动的,比如当一个公司还小只能租写字楼办公时,公司只需要职员即可,但是当公司发展壮大买了属于自己的楼之后,就必须招聘保安。生物中倒是不能凭空“招聘”一个新物种,而是在已有的物种中出现一个分支,这个分支的物种会向着适应新生态位的特征进化。

蜂蝇,它拟态蜜蜂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还是用苍蝇举例,其实苍蝇属家族并不只有我们常见的那几种,苍蝇的食性取决于其种类。有专门吸吮花蜜和植物汁液的(蜂蝇),有专门嗜食人、畜血液(牛虻)或动物创口血液和眼、鼻分泌物的,我们一般看到的是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麻蝇这几个物种。它们为了适应食腐生存特别进化出了几种强力对抗细菌的蛋白质,因而可以安心占据此生态位

吸血的牛虻,俗名牛苍蝇

如果说有一天所有的苍蝇属昆虫突然被一种魔法消灭了,那么就会空出几个巨大的生态们,一定会有其他昆虫向这个方向进化,最后成为苍蝇的接班人。也就是说只要存在一个空缺的生态位,就必然出现一个或几个物种将其填满,这很像是水流向低洼,无论这个洼是大是小,只要能留得住水,就一定会变成一个微小的湖。

只要比周围低就会出现水洼,只要有口饭吃生命就会向这个方向自行进化

因而我们知道进化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大方向,这一点可以在几乎所有动物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器官退化的现象看出来,比如长期适应地下生活的鼹鼠已经失去了视力这一几乎所有复杂动物必备的极重要的器官,这是因为在地下穴居的生态位上,眼睛只是一个制造麻烦的器官而已。所以生物不一定是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复杂,只要是更适合它们所接近生态位的性状,哪怕是退化也是进化的一部分

最优解——趋同进化

虽然进化在宏观上没有方向,但是在细节处却是有明确方向的,这很好理解,因为最适应某一个生态位的可能只有一个最佳形态,所以生物史上出现了很多明明是不同的路线却进化出相同性状的现象,这被称为趋同进化。这样的例子中最有份量的当属眼睛,生物至少有两条不同的路线进化出了复杂的、可以光学变焦的眼睛,在我上一篇文章中也有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而且在另一个得独特的生态位上,这一倾向也非常明显。

两种分别进化出来的眼睛

什么样的生态位拥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当然是金字塔的最尖端,被我们称为顶级掠食者的生物。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陆生生物来看,这些动物都有着同样的特征——锋利的牙齿,尖锐的爪子,修长的身材。这在全陆地上看来都是如此,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顶级掠食者都是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但是也有例外,这就是在与世隔绝的天然进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曾出现过的袋狼袋狮(现已灭绝)。

在远古的冈瓦纳大陆,它们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南极洲和澳洲相连

澳大利亚在5300万年前就与古大陆分离开来,所以这片大陆有一套完全独立的生态结构。以上所说的两种动物虽然名字中有“狼”和“狮”,却和猫狗并没有什么亲缘,因为猫科和犬科要到距今3500万年前才进化出来。袋狼是袋鼬目下属动物,现存动物中与它们亲缘较近的是袋鼬和食蚁兽,而袋狮则是双门齿目下属动物,现存的亲缘较近的动物是考拉、袋鼠和蜜袋鼯。

看上去一点都不像

只要看到它们的照片你就会明白这样名字的由来,因为它们确实长得太像狼和狮子了,明明没有什么关系却进化出了非常类似的生理结构,这证明了在陆地上顶级掠食者的生理结构其实并不存在太多可能性;如果当初没有进化出猫科和犬科动物,那么如今占领这一生态位的动物想必外形也不会和狮虎豺狼有多少区别,这就是进化存在方向的证据。

左上是袋狮,左下是蜜袋鼯

现在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想必看完本文的你相信也有所领悟。猴子当然不会进化成人类,因为猴子占了一个“在树上生存,以水果和嫩叶、昆虫为食的中小体型动物”的生态位,它们在这个生态位过得很好,并没有什么进化的动力。就像一个水洼里的水不会自发地跳出来寻找新的水洼一样,大多数人对于进化的幻想——一种自发的向更“高级”或者说“更复杂”的结构演变的过程是一定不会上演的。

正在美美享用昆虫的小体型动物——眼镜猴

有些最优解可延续亿年

在如今的世界上还有很多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正是因为其生理结构太适应所处的生态位了,因而在几千万甚至上亿年的时光里都没怎么变。比如侏罗纪晚期的达尔文鲎和现在的美洲鲎看上去就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它们之间可以相隔了足足148000000年呢!

达尔文鲎和美洲鲎只有极细微的差别

而人类的成功进化可以说是一个偶然,那些曾经比我们成功或者说在平行世界中有可能取代我们的类人猿亚目其他物种,已经被我们的祖先全部灭绝了。现在地球的生态结构中,这个属于“直立大猿”的生态位已经被70亿个人类占的严严实实,没有再容纳新物种一丝丝可能性(事实上我们已经严重挤压了其他动物的生态位,特别是顶级掠食者,例如已经灭绝的华南虎)。

多个智慧生命共同繁荣的异世界只能存在于人类的想像之中了

这就是猴子不会进化成人的本质,也是地球上再也不会诞生第二个智慧生命的根源,像动漫题材中的多种智慧生命(人类、精灵、妖精、兽人、矮人、哥布林等)共享一个世界的星球永远不会出现,因为一但出现智慧生命,这个物种就一定会在极短时间里以压倒性的优势将整个生态位占到过载

这一篇的内容就到这里啦,你有没有什么从小到现在都一直很困惑的问题呢?可以把你的问题写在下面的评论区,酋知鱼或许就会在下一篇文章中为你解答呦!咱们下一篇再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