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喜欢~诗与故事
我喜欢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诗经,比如诗词吟诵与格律,比如文言文,比如绘本与故事,比如童谣和童诗,比如教育戏剧,比如普通话的字正腔圆,比如书写的要诀和书法的精妙,比如海量阅读,比如心智成长……
转益多师,博览群书~~纯粹喜欢。
美好的东西,舍不得不教给学生,无奈太多美好与成绩和规矩是无关的,不能恣意挥霍语文课。
无法在语文课上恣意,寻机玩转语文吧~
继与立沙花园综合服务部合作喜阅读家长公益读书会后,再次合作“诗与故事 悦读暑期”少儿公益读书会,感谢梁祖莲社工的鼎力相助与细心组织。梁社工在花园群里发布消息,旋即报满三十人,还邀请了一位家长志愿者协助。
让孩子着迷的经典:听故事 学唐诗泡爸著的《听故事 学唐诗》,不记得是海量阅读名师韩兴娥老师在朋友圈中推荐的,还是朱霞骏老师?还是王爱玲老师?也搞不清了,那段时间还推荐了《乐死人的文学史》《成语笑话》,总之都是海量阅读的推荐书,特别有趣。
这本书让历史沿着时间这条线,串起名家和他们的人生故事,再串起他们的诗词。
选择《听故事 学唐诗》,一来我是还没看过里面的故事,想着教学相长,二来里面选录的诗词几乎都在《小学必背古诗词75首》之内,与我原来教班级吟诵的诗目相当,教学吟诵比较容易。
适合孩子们入门吟诵的还有《我爱吟诵》系列,可惜诗目较多,作为只有几次的公益读书会也不适合。而《中华吟诵读本》是依据小学必背古诗75首收编的,简要一点,《中华吟诵读本》带平仄格律知识和详细的诗境分析,只是与《听故事 学唐诗》相比,还是后者更适合勾引孩子们的兴趣。具体的格律知识可在大量读诗后再深入。
中华吟诵读本 小学必背古诗词75首玩转历史故事与唐诗
诗与故事第一节今天是少儿读书会的第四次课,早上8点半至10点,不间断的一个半小时。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是三十分钟左右,可是我们连上90分钟呢,因为泡爸写的历史故事太有趣了,读这样的故事,轻易搞清楚唐朝的几位皇帝的先后顺序,基本了解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人生故事。
初中的某个暑假,参加书法比赛得了一套《中华上下五千年》,昼夜翻看。想来也是十多年前,对于历史故事的认识大概就是初中和高中时候所积累的,久不涉猎。
泡爸的故事,又让我联想起了很多沉潜在记忆深处的历史知识。
今天讲到李白求官不得,45岁仍在游历山水,写下《独坐敬亭山》,读过故事,恍然明白“众鸟高飞尽”的心酸,还有《秋浦歌》里“缘愁似个长”,哪里见“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才情万丈、意气风发。
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
杜甫也如此。年轻时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气势如虹,可惜一直不如意,40多岁又历“安史之乱”,目睹社会的各种惨况,写下“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白的愁是“白发三千丈”,杜甫的愁是“白头掻更短”……两人都留下了1000多首诗,抱憾而终。
一切景语皆情语——吟诵传情
诗词教学怎能离开诗人背景呢?
前年设计五年级的《秋思》一课时,用吟诵表达“见秋风”的萧瑟,用声音传达情感。何以萧瑟?处境凄恻。单纯从诗上谈,细挖字词,都难以企及,然而音律能通达情感,吟诵能将景语化作情语。无法详述背景,那就吟诵以感受凄清吧。
泡爸的故事,生动地阐明了大时代背景与诗人个人处境,再吟诵诗词,相得益彰。
孩子们大抵是听故事听着好玩,吟诵也依样画瓢,第二天开始就基本记得平长仄短的规律,大致吟诵。让孩子真正能以吟诵通达感情,恐怕还是有难度。
吟诵名师陈琴老师吟诵过很多诗词,起初我也只觉得好玩,偶尔带学生玩玩。有一次听她吟毛泽东的《蝶恋花 答李淑一》,一开口“我失骄杨君失柳”,即把我震撼,声音传达出来的哀痛直达心底。此后,每见此诗,便自然回旋吟诵调,戚戚然。一首我会吟哭的诗,让我觉得吟诵是必须教给学生的技能。
读书会,几次课,先玩着吧,播下种子,诗意传情,吟诵传情,静待这些孩子感受诗词的韵律与意境。
纯粹喜欢~诗与故事诗词格律
“平长仄短,韵字回缓”是诗词吟诵的基本规律,说来其实也不算难吧,大概靠着语感,也基本能明白。不过内里还是很多学问的,细挖极深,是个大坑。
第二次课的时候,有张平仄的板书发到朋友圈,语文名师工作室陈德兵老师便提醒七绝第三句不能押韵,一定为仄声,第四句必须押韵,一定是平声。尾字平声需避免三连平。
有误的格律讲这里的时候,我也在考虑,要不要再讲多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和什么时候一定要平一定要仄的规律,想想就算了,怕自己讲不清,因为我也还没搞清楚,于是就只作最简单的讲述,大概展示“一句之间,平仄相间”,其他的没有再说了。
诗词格律,对于中文系的人,该是常识吧?
我不是,没有正经接受过格律教育,翻翻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和薛瑞萍的《吟诵课》,听听兵哥的讲座,确实只有半桶水。
我没想,也没有能力成为研究诗词、研究吟诵的大师,只是懂得一点点,粗浅玩玩就好。
读书会也如此,没有让孩子们背诵和交流学到了什么,静静听听有趣的故事,好好玩玩吟诵,如此而已,浅浅地,感受极为深厚的诗词学问。
纯粹的孩子
参与读书会的孩子,大多是我不认识的孩子。喜阅读家长读书会的几位妈妈也让孩子来了,她们说起孩子在睡觉前都大声吟诵半个钟,很自然地。
并没有布置作业,孩子们能自然地回旋吟诵调,正是诗词韵律之魅力。也许他们已经如我一般,见到诗词,便“咏歌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教学之让人心动,便是以一颗心推动另一颗心。
手之舞之歌咏之泡爸的书总是缺货,好些天孩子们才买到书。今天发现还有一位男生没有书,我得知便转身去拿我备用的一本给他,走到他面前才发现他已经红着眼眶。不欲探寻原因。孩子因为没有书而自愧而委屈,有此心,还愁不爱学习吗?
也许还有孩子是被家长逼着来的,今早来到的时候也眼红红,一脸委屈。可惜未能让你喜欢,感谢你仍然静坐于此。
哪能事事皆如人意?然而假期中有一些这样的不如意,也许将来回想,是会感激的。
我也遗憾童年的假期匆匆无所获,于是成为老师的这几年寒暑假,便一直在“补课”。书法、吟诵这些玩意儿,就是经年的寒暑假来琢磨的。
诗与故事外,教发音,教平仄……一直观察孩子们的嘴型,推测是否掌握了发音的字正腔圆,静听他们的吟诵,检查平仄是否分清。
纯粹喜欢~诗与故事 纯粹喜欢~诗与故事一边知道这只是启蒙,勾起兴趣即可,一边也做着梦,希望他们一下子能改善普通话的发音,能落落大方吟诵诗词。唉,矛盾。
孩子们却很纯粹的,尽力做自己,不完美,但就是自己,那些细语温柔的,那些恣意爽朗的,一个个在我面前仍是他们自己,这样一个个看,一个个听,又是平时在学校所做不到的。
孩子们开始来读书会,也许不因喜欢,希望他们的坚持是纯粹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