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二)

2019-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妙心情感故事会

上一篇从身体的层面讲了我们如何和真我建立链接。这一篇主要讲如何从突破情绪的阻隔,和真我建立链接。

二、向自己的情绪臣服

很多人都感觉自己深受情绪的困扰。情绪就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一样,需要我们去安抚、去照顾,而不是去打压、转移、拒绝、否定、合理化。很多时候,人们可能会对负面情绪上瘾。就像药物上瘾或者烟酒上瘾一样,我们大脑会对某种特别的情绪会有特别的反应,从而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胜肽”。比如,如果你习惯生气了,如果有一段时间你没有生气,你的身体就会感觉不舒服,就要去没事找事地去生气,好让自己享受那个生气的瘾头。

除了生气外,我们可能会有其他的情绪瘾头。比如悲伤、自怨自艾、孤单、感觉别人都不喜欢自己、我不够好、没有价值、会被抛弃等等。当我们不知道这些情绪瘾头的存在时,我们可能会被它们牵着鼻子走。知道了这个理论之后,我们也不能马上万事大吉。还是需要我们不断地修正、去练习。因为很多情绪是我们从小就有的,成为了我们的习惯。还因为在我们小时候,当面对这些负面情绪时,我们会很难受。所以我们就会发展各种策略去避免感受他们。这些策略在我们小时候可能真的帮到了我们,让我们比较顺利地长大。但是当我们真的长大后,如果我们还是不自觉地采取这些策略来逃避面对负面情绪,那这就会出问题了。

比如,一个女孩不想面对被抛弃的痛苦,我们可能会讨好别人,用乖巧听话、学习好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她长大后,可能还是沿用这种讨好的模式,讨好爱人、父母、朋友、同事等等。如果是这样的话,她的人生就会很累很沉重。无界限地对别人好,不但宠坏了对方,也会迷失了自己。但去面对自己不被抛弃的痛苦,是很难做的。因为小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照料,不能被抛弃。如果我们被抛弃、或者不被喜爱,对小孩子来说是有死亡的危险的。所以,面对抛弃时,我们的反应就会非常地大,就像要死掉了。现在虽然我们长大了,没有所谓的被抛弃,因为成年人是不会被任何人抛弃的,除非你自己抛弃自己。但现实时,虽然很多人已经长大成人了,但内在那个怕被抛弃的小孩还是害怕面对这种痛苦。

其实受苦有两种。一种的无知、无明的受苦。就是任由潜意识的操控而受苦,同时在抱怨抗拒这份痛苦。这种痛苦,并不能让我们成长。而另一种受苦是有觉知地受苦,当你感受到撕裂般的痛苦、要爆炸般的愤怒时,你不批判、不逃避、不抗拒,全然地去接纳它、经历它,让这份压抑多年的能力爆发出来。你可以捶打枕头、可以大喊大叫,不要伤害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就是让能量能够释放出来。这样的受苦,是你走出人生模式、突破成长的契机。因为事实是最大,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你不接受它,就像是在拿头撞一面墙,希望能够把墙壁撞开,徒劳无功,反而让自己很受伤。

我们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就像有些人因为伴侣有外遇,多年走不出来。表面上看着是因为TA爱对方,受到的伤害无法平复。但其实再大的情伤也是可以被疗愈的。之所以走不出来,是因为内在的小孩拒绝长大,拒绝去承担痛苦、面对痛苦、接纳痛苦。这这份痛苦,你越是不去承认它,它越不走。就像是被螃蟹夹住了手,你越想甩掉它,它把你夹得越紧。你允许它夹住你,放松下来了,它找不到着力点,就自然地松开钳子走掉了。

所以破解情绪障碍,最重要的就是臣服。对情绪臣服的第一步,就是先要看到自己在抗拒,而且看到自己的抗拒是没有用的。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就算有点丑陋的包装,带着勇气和耐心一点点地去拆开这个包装,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深藏的礼物。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浪费力气去抗争时,事情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而且正因为你把能量重点关注在眼前的事物上,你会发现更好地解决方法,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

在书中老人给女主人公讲了处理情绪的核心技巧:

        你可以写下一段话,在必要时念给自己听,比如:我看见我在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如果你常常有不被爱的感受,你可以写:我看见我在寻求不被爱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当这些痛苦的情绪出来时,你也可以问问自己,我可不可以欢迎它。即使答案是不行,也没有关系。接下里你还可以问自己,那我可不可以允许它的存在。然后你会看见,你允许或者不允许,它都存在了。可能当你回答说:我允许它存在时。你的内在就有一股力量升起来。就不会那么害怕、排斥这种情绪了。

三、检视、观察自己的思想

未完待续……

四、觉察自己的身份认同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