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

【连载】心理学应该很好看—— 霍妮与弗洛姆(二)

2018-03-25  本文已影响306人  1d29271a259a

月半弯,原理工男一枚,后受弗洛伊德老先生冥冥之中的感召(厕所里捡了本书)转投心理学的怀抱,08年硕士毕业于华东某还算知名高校心理学系。生性活泼,对各种大部头、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书籍深恶痛绝,认为心理学应该写的跟段子一样好看

【连载】心理学应该很好看——弗洛伊德篇

【连载】心理学应该很好看——荣格篇

【连载】心理学应该很好看——阿德勒篇

【连载】心理学应该很好看——八大心理危机 埃里克森篇

【连载】心理学应该很好看—— 霍妮与弗洛姆(一)

讲了那么多辣眼睛的事情,我们让炮火暂时消停一会,来讲点正事。请注意,是暂停!

尽管儿时的霍妮十分不受父母待见,但她一直试图证明自己,来获取父母的肯定。所以霍妮对人生的态度一直非常的积极,这是她取得日后成就的重要原因。

所谓自助者天助!

9岁的时候,在自卑与迷茫中,霍妮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在整容术还没风靡世界的那个年代,这个选择可谓相当的明智。

可话说回来,霍妮的长相即使够不上尤物的标准,至少也是中等偏上水平,否则要保持如此高的约炮成功率是比较难的。

而在智商方面,霍妮也是相当的高(智商一般的也成不了心理学家),真的不知道霍爸爸”又丑又笨“的评价从何而来。

可见父母对孩子的看法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如果换了个脆弱点的孩子,这一辈子没准就废了。

12岁的时候,霍妮生了一场大病,病愈之后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将来要从事这一神圣的职业。

在那个年代,女权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尽管一些旧传统被打破,女性开始从事一些之前不能涉足的职业,但是女医生还是相当的稀罕。

对于女儿的这一志向,保守的霍爸爸自然是极力反对,而超级女权主义者霍妈则是举双手双脚表示赞同。

数年后,这一分歧也成为二人离婚的导火索之一。

确定了人生态度和目标的霍妮开始努力学习,加上原本就十分聪颖的天资,从小学到中学,霍妮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堪称学霸。

1906年,霍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弗莱堡大学医学系,1908年转入哥廷根大学,并于1913年获得柏林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正是在读书期间,霍妮在心灵与肉欲的无限纠结中作出了选择,嫁给了奥斯卡,但婚后不久,霍妮的精神就出了问题。

在沉溺于四处约炮的同时,霍妮也经受着良心的谴责,尤其是脑海里的宗教教义,尽管是被动接受的,却无时无刻不在鞭笞着她的心灵。

道德上知道这样做不对,在老公那里又得不到满足(不够狂野),每一次荒唐的发泄之后总是伴随着深深的失落与罪恶感。

尽管总能找到原谅自己的理由,但是还是出了问题——抑郁了。

卡尔.亚伯拉罕

被抑郁症困扰的霍妮开始接受卡尔.亚伯拉罕的治疗,并就此与精神分析结缘,从这个角度来讲,霍妮加入精神分析的阵营,也算是移情了。

这里我们用一点篇幅介绍一下这位卡尔.亚伯拉罕同志,此君是弗爷的嫡传弟子之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铁杆拥护者。

此君本来是伯格尔茨利精神病院的医生,布洛伊勒院长的助手,荣格的同事,后经荣格的介绍加入精神分析阵营。

多年后,介绍人荣格和弗爷分道扬镳,亚伯拉罕却坚定的留在了弗爷身旁。

一次和几个朋友闲聊,有位弟兄说弗爷和某云社的郭老师颇有几分相似,辛辛苦苦那么多年,培养出一群净和自己作对的好徒弟。

当然,也不都是,最起码郭老师身边还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小岳岳,而弗爷,则有亚伯拉罕。

在荣格、阿德勒、霍妮等人纷纷以因为学术观点的分歧离开弗爷,自立门户的时候,亚伯拉罕同志却顽强的坚守阵地,毫无保留的拥护弗爷的全部观点,并创立柏林精神分析学会,为弗爷的学说在德国的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嫡系中的嫡系,铁杆中的铁杆,一根筋中的一根筋。

经过精神分析,亚伯拉罕认为,霍妮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是一种“飞蛾扑火”式的爱情,她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既要高大威猛,又要思想深邃,既要粗暴狂野的唤醒她的肉体,又要带领她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种男人大概只存在于肥皂剧中。

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写道:女人的愿望都是矛盾的,伴侣应该很强壮但无依无靠,这样他就能主宰我们,同时被我们主宰;既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又十分性感;既温柔,又能粗暴的强奸我们,既能把心思都花在我们身上,又能积极努力的投入工作。

接受完治疗的霍妮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留在了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了4年的精神分析训练。

1920年-1932年,霍妮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并创办了一家私人诊所,以精神分析师的身份开业,久病终成医。

在这段时间里,随着对精神分析的理解愈发深入,霍妮逐渐生出对弗爷理论的质疑,并且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驳斥弗爷观点的文章。

这一切的原因非常简单,用五个字加一个标点符号就可以总结一下:男人了不起?

在弗爷的理论中,有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词语“阴茎嫉妒”,通俗的讲就是小花发现邻居家的小明有小丁丁而自己没有,就会产生羡慕与嫉妒,这种嫉妒会导致某些神经症。

这一观点如果是一群男人在研究,那还没有多大的问题,毕竟那个年代男人的优越感是比较强的,但是要一个女人来接受这一观点,那就有点问题了。

霍妮认为女人有固有的生理构造和成长规律,而不是单纯的把女人和太监归为一类,在她看来这是弗爷的个人偏见,是对女性大大的歧视!

另外霍妮认为弗爷的精神决定论也是大大的有问题,与其认为人的内心冲突是死亡本能、力比多、阴茎嫉妒等不靠谱的东西造成的,倒不如去关注社会文化因素。

在这个大前提下,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和基本敌意的概念。

霍妮认为,在高强度焦虑家庭中长大的儿童,会因为不安全、不被喜爱、不被重视而形成基本焦虑,导致成年后的一些行为偏差和精神问题。

霍妮在1923年和1926年,接连发表了两篇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驳斥弗爷的理论,作为反击,霍妮认为当男人发现女人能够生孩子,而自己不能的时候,也会产生嫉妒。

姑且叫它子宫嫉妒理论吧......

霍妮的这一互怼的观点可谓是针尖对麦芒,端的是彪悍无比。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术军阀,弗爷对门人的异议一向是零容忍,荣格和阿德勒所受到的待遇便是如此。而作为小字辈的霍妮,竟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质疑祖师爷的观点,无异于欺师灭祖,对于欺师灭祖的人,各大门派都有一个通用的做法——清理门户。

再随后的几年中,霍妮不断受到精神分析阵营中同僚的排挤和打击,适逢弟弟去世,和老公离婚。

所谓的众叛亲离,大致就是这种局面,霍妮的抑郁症又一次发作。

1932年,决定抛开德国一切重新开始的霍妮远渡重洋来到了美国——应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院长法兰达.亚历山大的邀请,在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担任副所长。

从保守的欧洲,来到美帝的花花世界,浪荡成性的霍大姐,不,这个时候已经是霍阿姨了,如鱼得水的继续着疯狂的约炮之旅,同时也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弗洛姆。

那一年霍大姐已经47了,而且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却依然充斥着另男人窒息的女性魅力,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以,想保持魅力的女性同胞,多看点书是非常重要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又会以为我在胡扯,在那个既没有光子嫩肤也没有玻尿酸的年代,一个47岁的阿姨,能魅力到哪里去。

各位大可不必冤枉我,因为下这个结论不是我,而是罗洛.梅,此君是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心理学的杰出代表,闲来无事写过一本书,叫《爱与意志》。

我说的不算,专家说的你总该信吧。

如鱼得水的霍阿姨不停的寻找强壮生猛的小鲜肉,把他们一个个的收服,房客不放过,陌生人不放过,同学不放过,朋友的老公也不放过,最禽兽的是连学生也不放过......

来到美国霍阿姨迅速在美国精神分析届拥有了一定的名气与地位,很多小鲜肉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纷纷拜倒在霍老师的石榴裙下,对于送上门来的霍老师自然是照单全收。

防火防盗防霍妮,一点也没说错。

当然,在霍妮的众多男人中,也不全都是生猛小鲜肉,也有内涵型的,比如说弗洛姆,此君曾经写过一本比较有名的书—《爱的艺术》。

讲讲弗洛姆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听到弗洛姆这个名字的时候,曾认为此君是弗洛伊德的大侄子,后经考证,两个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只是名字里都有个弗洛而已。

弗洛姆,美籍徳裔犹太人,著名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人本主义思想的早期倡导者,“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融为一体的大师,终身致力于弗洛伊德经典分析理论的修正。

1900年,弗洛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父母很晚才生了这唯一的宝贝儿子。

按照常理,老来得子又是独苗一根,搁谁家都得当小祖宗供起来,但在老弗家偏偏是个例外,原因嘛,也不复杂:父母的脑子都有点问题。

弗洛姆的老爸是个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的人,如果记载无误的话,应该是患有躁狂症,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弗洛姆的老妈又是个抑郁症患者。

这么极端的两个人是怎样组成家庭的,实在是令人费解,也只好用互补来解释了。

有人说如果这俩人加在一起中和一下就好了,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我估计这两个人组合在一起中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搞出双向障碍的可能性倒是不小的。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P),英文别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父母非常疼爱他,但由于自身的精神的困扰,根本给不了弗洛姆温暖的家庭氛围。小弗洛姆就这么在紧张、压抑的家庭环境中一天天长大。

由于爱的缺失和病态的家庭气氛,弗洛姆内心深处深深埋藏着脆弱与敏感,并充满着对爱的渴望。

弗洛姆后来在传记中写道:在那样的父母身边“我没有发疯,这就要感谢上帝和归功于其他方面对我的影响了”。

除了脆弱和敏感,家庭留给弗洛姆的还有另外一个令人哭笑不得副产物——恋母情结,因为儿时在母爱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成年之后对比自己大的女人毫无抵抗力。

N年后,弗洛姆在美国遇到遇到比自己大15岁的霍阿姨后立刻沦陷,而且在霍阿姨出现之前,首任老婆莱琦曼也比他大十几岁。

不管本人承认不承认,御姐控这顶大帽子是基本上扣实了。

爹妈不靠谱,但万幸还有个靠谱的爷爷,弗洛姆的爷爷是个比较正常的人,对这个孙子百般疼爱,给了小弗洛姆很多精神上的慰藉。

弗爷爷还是个虔诚的犹太教徒,虔诚到了什么程度呢,连孙子的名字都叫虔诚(Fromm),在爷爷的影响下,弗洛姆很小就开始学习犹太教法典,阅读《圣经》,倾听先知的故事。

于是弗洛姆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自己的信仰,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至高境界,偏偏自己的老爸却是个充满铜臭气的商人(卖酒的),所以弗洛姆对老爹一直充满着鄙视。

总体来说,弗洛姆的童年用“悲催”两个字来形容,还是比较恰当的。

但凡事总有两面性,病态的家庭环境给弗洛姆带来了无穷的烦恼与痛苦,但是也激起了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兴趣,于是他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思考,父母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从某种程度上讲,家庭因素弗洛姆走进精神分析世界的直接诱因,而十二岁时一件可怕且难以理解的事情的发生,则让弗洛姆和精神分析结缘。

弗洛姆非常喜欢一个女画家,这位女画家水平很高,人也很漂亮,非常有魅力,比弗洛姆大十几岁,十分符合弗洛姆心中御姐的标准。

但是这位御姐是个奇怪的人,早到了结婚的年龄,但一直不愿意嫁人,好不容易找了个人订婚,没几天就散伙了。

散伙之后就一直和老爸住在一起(母亲去世了),平时除了画画,就是照顾老爸,对画画和老爸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终于有一天,老爸驾鹤西游了。按说父亲走了,料理完后事就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吧,可这位御姐的选择却非常的有个性:自杀。

不光自杀,还留下一封遗书,希望能和父亲合葬......

这一现象如果发生在今天,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那四个耳熟能详的字:恋父情结,但是在弗爷的理论还没有普及的那个年代,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听到这一消息的弗洛姆目瞪口呆,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一个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美女画家毅然放弃美好的人生,追随父亲于地下。

直到有一天他翻开了弗爷的书,看到了一个名词——俄狄浦斯情节!

恍然大悟的弗洛姆很快迷恋上弗爷的理论,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弗爷的著作,并把弗爷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

在之后的人生中,弗洛姆一直致力于修正弗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以适应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被后人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1933年,已经定居美国的霍大姐知道弗小弟在欧洲过得很郁闷,于是邀请他来美国讲学,适逢德国闹纳粹,弗洛姆就干脆在美帝定居下来。

御姐控遇到了求爱狂,一段为期十年孽缘就此开始!

霍妮和弗洛姆的这段感情,从性质上讲应该是第三者插足,只不过小三的年龄大了一点(15岁)。

霍妮和弗洛姆夫妇很早就认识,弗洛姆的原配夫人莱琦曼也是精神分析学家,1927年二人结婚,但婚后关系比较糟糕,仅仅四年后就分居了。

请注意是分居,不是离婚,当霍妮和弗洛姆搞到一起的时候,弗洛姆的身份还是别人的老公,百分之一百的第三者插足。

但对于挖到碗里就是菜的霍阿姨来说,这压根就不算事,早就习惯了,霍大姐第一次婚外情,搞的就是闺蜜的老公。

和弗洛姆在一起,霍妮不光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在学术上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弗洛姆的鼓励和引导下,霍妮将研究方向从女性心理学转向神经症,并开始从社会文化角度解读人格的发展。当霍妮和精神分析阵营决裂的时候,弗洛姆也默默的站在霍妮身边支持着她。

两个人还共同培养了一位杰出的学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亚伯拉罕·马斯洛,就是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的那位。

在某种程度上,二人堪称心理学界的神雕侠侣,但是弗洛姆毕竟不是过儿,霍妮也终究不是姑姑,二人的缘分在十年之后还是走到了尽头。

原因很简单:弗洛姆翅膀硬了,霍大姐hold不住了。

在霍大姐眼里,弗洛姆一直以小弟的身份存在,但霍大姐忘记了,小弟总有一天要成长为大哥的。

来到美国之后,弗洛姆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名气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而霍大姐感受到的并不是欣慰,而是威胁,因为这个曾经听话的小弟弟,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

感受到威胁的霍大姐开始排挤弗小弟,1943年,霍大姐以弗洛姆没有博士学位为理由,剥夺了他为研究生上课的权利,弗小弟一气之下出走,还顺手带走了一批同僚。

十年孽缘终于宣告终结,分手后的霍大姐非常的伤心,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于1942年写成了一本书——《自我分析》。

虽说没能白头偕老,但这对神雕侠侣,却是弗爷理论的继承者与改造者,今日的精神分析能在心理学界拥有一席之地,霍、弗二人功不可没。

1941年,随着和弗爷理论的分歧越来越大,霍妮再也无法被美国的同仁所容忍,经过集体投票,霍妮被剥夺了纽约精神分析讲师的资格。

霍妮一气之下自立门户,创建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自任所长。

1952年12月4日,霍妮在纽约与世长辞。

后记

总的来说,心理学是一个由男人主导的圈子,不光各大流派的创始人都是带把的,而且对心理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也大多是老爷们。甚至有些大师(铁钦纳),公开宣称不招收女弟子,在弗爷的理论中也充斥着男尊女卑的歧视。

霍妮能从这么一群自以为是的老爷们中杀出一条血路,在学术上成就一番事业,和她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不懈的努力密不可分。在她之前的另一位著名女性心理学家安娜.弗洛伊德,多多少少沾了老爸的光。

而且当自己的观点和权威相矛盾的时候,霍妮没有选择委曲求全,而是大胆的反击、捍卫真理,即使众叛亲离也在所不惜,堪称彪悍。

但是在个人生活方面,又是如此的混乱不堪。

由于童年的缺失,渴望爱,又害怕爱。找一个人来崇拜、来爱成了她一生的主旋律,终其一生都在不断的寻寻觅觅。

作为一个性自由主义者,霍妮信奉“女性只有在性生活方面获得自由才能有力量,才能独立”,不断的追求各种各样的男子,然后失望,然后再追求新的。

一会“爱与被爱的无限幸福”,一会“令人瘫痪的疲惫与冷漠”,纵观霍妮的一生,都在“理想化-期望-失望-抑郁-超脱”的死循环中挣扎,至死方休。

然而这样一种病态索取没能,也绝对不可能弥补童年的缺失。

不堪的个人生活不光严重损害了霍妮的个人声誉,也严重影响了她在学生中的威信。混乱的师生关系甚至严重扰乱了研究所的工作,最终导致霍妮的学术理论后继无人。

胡搞有风险,约炮须谨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