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引爆对方后的反思
一句话引爆对方后的反思
一体两面昨天与景校电话联系沟通周末学生团辅活动主题与内容,没有想到,刚开口说话,引起对方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
认识景校差不多有两年,打过好多次交道,我感觉他是个追求甚至是苛求完美的人。
对于惧怕权威的我来说,每次跟他沟通,我都会特别谨慎,希望尽可能不要触动他的情绪。紧小心慢小心地,没结果还是碰了钉子。
当时我正跟一朋友在汉中热米皮店准备用晚餐,朋友就坐在对面,周围还有很多顾客,为避免扰民,我戴着耳机互动,说话时尽量压低声音。
我有14年保险金融从业经历,一直从事后援服务工作,虽然有服务意识,但是没有将其与客户意识有效结合起来。
比如,我总感觉公司一直倡导的“以客户为中心”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没有真正站在客户角度去考虑问题。
所以,我给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站在对方(客户)角度思考问题,合理满足对方的需求。
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与推动下,我跟李校说出了这句话———“通过本次活动,你想达到什么目的?”
没想到,正是这短短的一句问话一下子触发了对方的情绪。
他说:“我最讨厌的就是这句话。”
听到这句话时,我内心确实不太舒服。我知道,了解并合理地满足对方的要求绝非易事。
不解的是:我的初心明明是特别想满足对方的需求,却言不由衷说出了那种话。
心里虽然不太舒服,但我知道,这跟对方没有多大关系,我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态, 耐心倾听、了解对方情绪背后的需求和动机,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这样说为了什么。
随后十几分钟里,我基本处于“战战兢兢”状态,热面皮和八宝粥早已端了上来。
我一边听着,一只手拿着筷子轻轻地搅动着米皮,却不敢加起来送进嘴里。
我一边听着,一边拿着勺子搅动八宝粥却不敢去尝。
为了让对方明白我在听,下意识中我会时不时地点头回应:“嗯”“好”“明白”……
他终于表达完情绪,我也渐渐听清楚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实,他对我们平台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动向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即便他明确说出他想要达到的目的,我们甚至任何机构甚至大咖也不可能完全满足他的要求。
教练技术出身的他,还列举了例子作出了解释:“比如,我想让孩子与家长之间能够有效沟通,谁能短时间内保障达到这个目的?”
我需明白的是:既然知道我们暂时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依然愿意为我们提供成长和历练的机会,依然把侄女送进我们的《父母智慧》课堂。说明什么呢?
“事”虽然没办好,但彼此间的信任依然存在。
通过这次沟通,让我再次清醒地看到,越是不舒服的,正是需要自己提升和突破的卡点。
感恩景校将近30分钟的沟通交流,让我看到我们需要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也让我看到自己的卡点。
我也知道,只要我们初心为正、发心为善,内心笃定地坚持做自己想做且符合三赢的事,总有属于我们的蔚蓝色的天空。
感恩景校给予我们提供一次次历练和成长的机会。
而非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