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谋生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活着有一半甚至更多时间都是在工作。工作应该成为灵魂的滋养。如果日复一日的工作是一种无尽的消耗,那么会是一种莫大的痛苦。本来生命都在被动损耗和主动损耗。如果工作中得不到滋养与提升,得不到乐趣与价值,那么自由与幸福感几乎消耗殆尽,令人细思极恐。
人们之所以在不喜欢的工作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原因可能是习惯使然,可能是没有更好选择,被动接受,也有可能是选择麻木以对,得过且过,也有可能生计所迫……
那么如何让工作成为滋养灵魂的方式?
很简单,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并愿意用智慧区分这两者。如果眼下的工作对你来说是折磨,可以改变,跳槽或者换岗,如果不能改变就接受,并在工作中作出调整。
就拿教育来来说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和树人之所以可以相提并论,是因为有共同之处,不能急功近利,要顺应天性,要循序渐进,要科学养护。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更淡泊的群体,不能因为完不成教学任务而气馁,不能因为学生的过失而心焦,不能因为一时的波动而起落,不能因为名利而钻营……如果工作着心态失衡,那么不可能让教育呈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理想状态。太急功近利的教育只会泯灭天性揠苗助长,培养不出人才。
那么,不妨,就慢下节奏,去倾听,去引导,去呵护,去点拨,用更科学更耐心更温和的方式,去点亮,去激发,去享受美妙的教育瞬间。尽量让自己从心急火燎的节奏中抽出身来,去阅读,去学习,去经营,去尝试,滋养自己灵魂的同时,用春雨般的轻柔海洋般的宽广去影响学生。
时刻牢记,自己只是一名的普通教育工作者,教育是众多工作其中的一项。该做的是不要停止学习,本着尽职的工作态度去教育教学。和很多职业不同的是,工作对象是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能做的是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需要更多的人格力量做好学生的榜样。在丰富自己的同时,更好地培育祖国的下一代。
放弃改变人的想法,放弃红烛春蚕等牺牲自己的自我感动,放弃助人情结,放弃对自己和学生太高期待,放弃无效工作的焦虑感。教育工作者不要当教学的机器,慢下来,给自己松弛感,让工作来滋养自己,寻找一份童趣,寻找生命的天真和释然。灵魂只有适度地放松,才能迸发出生命最好的状态。教育只有适度地松弛,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给学生释放的空间,给学生施展的舞台,教育才向美而行,更健康,更灵动,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