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说是》读书笔记(九)对状况说“是”
“只要……,那么每一件事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会吗?
就算我们的愿望实现了,头脑的比较和抱怨仍然会在。头脑仍然不会满足于我们所拥有的,它很快便会对我们所得到的感到不满足,无论我们拥有的是多少。头脑总是喜欢指责“状况”。
抱怨的头脑总是把焦点集中在“可怜的我”的故事上,而不是把目光放在生命里面所发生的事情上。
“这不是我的错”“我做不了什么”或“这不公平”的意思即是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因为我有很好的理由去抱怨并替自己感到难过。
我们执著于我们的“问题”。这种执著是无意识的。作为一个受害者,我们不可能活出一个丰盛喜悦的美满人生。
认输或对抗只会让你感到不满足。把责任承担下来,才能摆脱受害者的角色。对你自己的反应负责任——是你对状况的反应导致你受苦。集中能量冷静下来调整自己,然后设法解决问题。
“由于我选择了这样诠释事情,我制造了问题给自己。”你对状况的感受取决于你对状况的诠释。而你对状况的诠释是你自己的选择。你的反应不是状况的错。若换了另一个人,他将会有另一种反应,因为他的不同看法影响了他对状况的诠释。
假如你感到不被欣赏或者不受尊重,可以问自己:我欣赏和尊重我自己吗?对于我所做的,我该怎样才能够更加欣赏自己?
无意识的概念隐藏在背后,而我们也无意识地与它们合作。一旦我们知觉到这全是无意识在作祟,我们便有了选择。一旦准备好了为自己的反应负责,便会有许多的可能性让我们看到和探索。
无论怎样的状况,你对它自有一番诠释。责备状况很容易很舒服,但假如你责备,那么你便成了状况里面的受害者。
头脑执著于所有它们自编自导的戏剧,也包括我们的反应,头脑不愿意看到一些违反它们意愿的事。
远离头脑爱好的戏剧创作,剩下的便只有状况这件事本身。你将会看见解决方法。方法往往存在于状况之中,只要你能够把形势看得清清楚楚。
要承认状况不会有任何改变,它是切切实实的,是真实的。承认就是说:“是的,它就是这个样子。”
就好比:下雨了,所以我不能做我计划好了的事。我能做什么既有建设性又令我满意的事来替代呢?我可以在家里待一天,在雨中跳舞,或者做一些被拖延已久的事,又或者允许我自己啥也不做只是享受发呆。
接受自己有某种障碍阻挠了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以替代为这些改变不了的事实而抱怨。我可以看看我能够做些什么,我能够在我的生命当中找到什么来滋养我、带给我满足感与成就感。
“问题”实际上只是一个状况,状况当然需要去处理,但是“问题”只存在于头脑,它是头脑对状况的诠释,它是头脑就状况而创造出来的故事。“问题”是头脑的恐惧和焦虑,忧过去愁未来。在当下只有真实的状况,假如你没有迷失在头脑的戏剧里,你会看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