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想法

书评丨读《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感悟自己的人生

2017-02-15  本文已影响349人  书香识人

1.

最近这几天,又把《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这本书重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又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

读这本书的那一年,是我懵懂的18岁,花一样的年纪,却生活得不快乐。由于家里太穷,供不起我继续读书,被逼无奈,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工厂打工,对前途充满了无知的迷茫与绝望。

进入工厂的我犹如笼中之鸟,每天失去自由,下完班,走在陌生的街道,我就会在想:为什么我要生长在这样贫穷的家庭?为什么我没有人养没人爱?为什么同龄的人都可以继续读书,而我要这么早离开我学习的殿堂,出门打工?我抱怨上帝对我的不公,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这本书,我深深被它的故事所吸引。然后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本书作者赵美萍出身卑微,家境贫穷,自幼丧父,小小年纪便退学上山砸石头,用柔弱的双肩扛起家庭重负,用血汗挣来微薄收入养活全家,供妹妹读书。

就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她依然对生活怀着无限的憧憬与希冀,以坚忍不拔的意志与艰难的生活作着顽强不屈的抗争。

19岁那年,作者身负因母亲生病借下巨债,到上海打工,先后做过餐馆服务员、服装厂流水线女工,时装公司技术员,广告公司业务员……吃尽千辛万苦,但作者怀着一股“一定要出人头地”的信念顽强拼搏,终于再海纳百川的大上海树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了打工族中的佼佼者。

然而幸运的是在作者艰难的打工生涯中,她一直没有泯灭对文学的喜爱,打工之余坚持写作,笔耕不缀,终于以飘逸的文笔,超然的灵气敲开了文学大门,最终,被《知音》杂志社领导慧眼识珠,破例录用为记者,编辑,圆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我看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仿佛看到了自己,我们的经历是那么相像,品读她的故事,仿佛就是在品读自己。

2.

从小我就知道自己的家庭和别人的家庭不一样,甚至我害怕向别人提起我的家庭。我害怕别人嘲笑我,更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这一切都由于我的母亲天生就是聋哑人,小时候的我生长在一群小毛孩叫我“哑巴女”的环境里,他们不仅欺负我,还欺负我母亲。

每次我和我母亲经过的地方,那些小毛孩就会站在很远的地方叫:你们快看呢,哑巴和哑巴女来了,然后他们边说边用石子丢我们,丢完之后,一溜烟起来跑了。

当时的母亲只会傻傻地笑,而我更不喜欢和母亲站在一起,面对他们的嘲笑,自卑感从小一直陪伴我到现在,无论我想怎么甩都甩不掉,内心充满了恐惧感,却无从说起。

我和自传里的作者一样出身贫寒,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汉。每年辛辛苦苦种的粮食,都不够我们一家人的生存,吃饭往往是三餐不继,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年过年,都是靠吃国家的救济粮,才足以过一个稍微好的年。

3.

在文章的第一章作者写了她的父亲离世的经历:我的伤痛如此清晰而深刻,我在两个亲友的拉扯下,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被泥土埋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高高隆起的土堆,父亲在里面,我在外面,父亲在沉睡,我在痛哭。

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悲伤的心情,她在哭,我看了她的悲惨的童年,又联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我看着书上的文字,也在哭……

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这个原本就很贫穷的家庭,由于父亲的离去,我们的整个家庭的支柱倒了下了。我过着苦涩的童年,小小的肩膀开始承担起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在外人看来我就是没有人管的野孩子……

如果作者的父亲没有离世,她也不会经历母亲改嫁,再受到继父的虐待以及采石场那些残酷的经历。

如果我的母亲是一个正常人,如果我的父亲没有在我的童年离世,我也不会经历那么多的挫折,不会两次辍学,更不会承受别人的冷眼,如果......

13岁的赵美萍在采石场通过采石头来换取一家人的收入,她用屈辱和血汗来换取坚韧不屈,正是这种坚韧磨练了她的心态,使她在以后的岁月里,因坚韧而避开了许多的矛盾与锋芒,获得了心灵的超越。

苦难是一所大学,经历是一笔财富,我很庆幸没有生活在她的七八十年代,生活还不至于有她们那个年代那么苦,与作者相比我的经历又算得了什么呢?简直是不值得一提罢了。

看完她的书我的内心热血沸腾,她的话又一次浮现在我耳边:虽然我没有进过大学深造,但是社会的经历就是旁人无法能及的财富,它会使我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受益无穷。

后来的她也是只身一人在上海工作,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在业余的时间不断地学习,看书,写作,最后终于得到《知音》的编辑的赏识。

现在想来,一个人的一生中注定要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转折点,就像好好地在走路,会莫名其妙地被摔了一跤一样,有的人略伤皮毛,爬起来掸掸灰尘继续行路,而有的人却会被摔得头破血流,前程尽毁。

4.

人生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不能因为自己暂时置身于阴影之中,而怀疑阳光的存在,只要勇敢地出去走走,你就会发现前面阳光灿烂。

我似乎看到了前方的光明,人如果不能选择出身的命运,但是可以选择生存的命运,总有一种命运会掌握在你的手中。

受到这本书的影响,我的希望之火开始燎原,那个时候计算机刚刚火起来,对于计算机文盲的我,在自己工作之余报了一个计算机班,学习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的操作,后来考了计算机初级证书。

在平常休息的时候,看到有很多的书摊卖书,当时买一本书读完了之后在十天之内还可以再免费换书。于是在那段时间,我工作之余,开始迷恋了书籍,看了很多的文学作品。比如郭敬明的小说,路遥的《平凡世界》,还有很多成长励志的书籍。

看完那些书籍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必须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真实的,一个是精神的。如果现实世界令我们痛苦,那么我们就要从精神世界获得安慰,这种安慰来自我们的心,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的东西,而不要成沉迷于苦难而无可自拔,怨天尤人,要学会自己拯救自己,自己拯救自己的命运。

在我的心里也有一个文学梦埋藏在我的内心深处,在那段边工作边学习的日子,我整理了很多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文字,也尝试着去写东西。但大多数都感觉拿不出手,都是在自己的笔记本里乱写乱画。

后来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在六月成熟,在六月长大》这篇文章受到很多陌生的朋友的支持与鼓励。有很多人看到了我的文章都建议我回学校继续学习。

生活之所以有滋有味,正是因为人生处处有拐角,有些拐角是挫折,但是有些拐角是幸福和机遇。我很感谢《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这本书,因为作者的故事,让我看到生活的希望和前进的动力。

终于我利用了自己工作积攒的几千块钱,回到家乡的一个小城市,重拾我的上学梦,虽然没有读高中,但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中专然后考上了大专。那两年的学习生活费,都是我在寒暑假实习挣过来的,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尽管这本书只是作者的一本自传,但是她鼓励了很多和我一样的人,让我们拥有好好生活下去的决心,每当我生活遇到瓶颈的时候,我就会再重新拿起这本书看看作者的故事,然后告诉我自己,我的事情都不是事情,我要像这位作者一样,勇往直前,不被生活所打倒。

我喜欢和文字打交道,同样我也相信有一天我也可以和书中的作者一样,可以在自己的写作道路上坚持下去,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多年以后,回首往事我时常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为自己而感动,感动自己的执着而幸运,如果没有幸运地遇到这本书,我可能还处于人生的最低谷不可自拔,更不可能有继续读书的想法。

我庆幸我能够看到这样一本和自己有很多相似经历的一本书,我相信我们苦难的经历不仅是一笔财富,一笔金矿,更是一所大学,我们人生的大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