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逝去的芳华
电影巜芳华》热映,相信从影院走出的每一位出生在50代末、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的人,都会不约而同陷于某种莫名的情绪。为电影里青春靓丽的女文工团员、为主人公刘峰、也为自己曾经拥有过却已逝去很久的芳华而唏嘘感叹不已……
其实,平凡朴实的生活,有时荒唐的社会制度,残酷冷血的战争不过是每一个人过往芳华的载体、展示的舞台,终将被无声的时间长河裹挟着带往无尽的时空尽头而消于无形。
人类作出一个物种,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进化,从蛮荒时代演进到现今的信息文明时代,种族繁衍的主流兴许早就开始向人类个体的内心转变,尊崇人内心的选择应该才是人类进化到信息时代最佳的生存需要。
深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终将逝去的芳华少些唏嘘,多些回味,而不负自己。《芳华》中年轻漂亮的女文工团员、刘峰、何小萍各自䢛异的命运极好诠释了其中逻辑因果关系。
在众多的男女文工团员中,一眼可以看出郝淑雯、陈灿的与众不同。这种不同倒不是说他俩比谁更优秀,而是说他们举手投足间明显比他人多一种自信。这种自信建立在对信息的掌握,对每一件事物边界的把控之上。虽然,这种自信缘自血缘,沿自父亲均是军区大首长的家庭。即使在那个年代,说郝淑雯陈灿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亦不为过。这种自信丝毫不影响人的自我认同,仍对人生产生着实实在在的正面影响,甚至更强!所以,他们才能在社会的变迁中占得先机、引领潮头!
刘峰就不同了。作为一个木匠的儿子,在那个年代,父母教的、老师教的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雷锋做好事,作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哪有什么自我、兴趣、人性?他的智识、境界和眼界只是张开良善的双臂去拥抱当下时代里每一个被鼓励的价值观!被稀缺的恰恰是一个人最最重要的品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个体人本能的情感欲求他也是懵懂的,甚至是无知的!他不知道拥有美好的前提,是努力使自己先配得上美好,而不是痴痴的守候。
如果他看过电视巜动物世界》,就会知道,哪怕在极寒高原缺氧的环境里,雄性藏羚羊为取得交配权,只能在雌羚羊漠然注视下打败了对手,才能让自己的基因得以传承。这与友情、道德、荣誉无关,完全是基因繁衍自然决择。
如果他所受的启蒙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化,既告诉了他人性的善,也告知了他人性的恶;如果在他人生选择的关键节点,身边的长者、同事能给以人性的关爱与点拨,使之真正懂得拥有美好的前提是让自己配得上美好的这个道理,他还会放弃去军政大学学习的机会?
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任何放弃提升自己眼界,封闭信息获取渠道的行为都应该视为愚蠢!走向了人性的反面。那么,刘峰向林丁丁的爱情表白行为最终演变为的自身苦难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何小萍同样也是一个人性迷失的人。总感觉世界就该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父亲因故劳教,母亲改嫁她自己倍受欺负。以为当兵进了文工团就得到解脱,殊不知自己依旧是被歁负、嘲笑的对象。
十几岁的姑娘当然还不了解认识人性中的恶。
没有被善待过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当曾经的战友对被指控"耍流氓"的刘峰避之不及时,她昂首站了出来,侠骨豪情的高喊:刘峰!明天我来送你!只因为她对刘峰本质善良的感知。一句侠骨豪情的高喊,不知比多年来刘峰获得的那些个标兵、模范证书奖状金贵了多少倍!
何小萍选择了反抗。一句侠骨豪情的高喊就是反抗的开始。只是,她的反抗也是自我迷失的开始,用代价惨烈形容亦不为过。
须知,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能以特招的方式入伍,成为部队文工团里的舞蹈演员,说明她是多么的热爱舞蹈。当她精神失常,在观看昔日战友演出时,情不自禁独自跑到空旷的操场翩翩起舞便是最有力的例证!
因为对组织、战友深深的失望,何小萍以装病的方式逃避对抗着组织,警醒着组织对善良的粗暴。她哪里明白了自己类似于圣雄甘地非暴力不接盟运动,动不动就绝食的反抗行为面对信奉基督的英国绅士是可能奏效的。因为绅士承认人性、认同良善。你要面对是纳粹、是日本军国主义、是戗灭人性的意识形态时,唯一的结果也在自毁就要成型的人生构架,放弃自己人性的选择,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向……
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刘峰,何小萍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都是懵懂的,没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不知道个人人生意义、兴趣所在。这——固然是他们自己认知缺陷所致,难道与那个时代的启蒙驯化毫无关系?
多少年过去,在付出青春、鲜血、肢体伤残的代价;在真正经历了生死之后,刘峰何小萍相依为命走到了一起。在战友眼里他俩显得平静、温和而依旧善良,看起来比别人都幸福。那是因为他们懂得了人生,知晓了人性并随应了人性自然的决择。
每一代人的芳华都会有唏嘘感叹!
其实,一个人始终尊崇内心的声音,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拥有健康的心智,那么这个人人生的每个时间段都将是他的芳华!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如此。每个人不过是人类这个族群繁衍所必须的载体,本质上没任何不同,生而平等。每一个体都不应享有超越其他个体的特权!唯有如此生命个体才可能被激发出极大的创造力,确保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