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牙科诊所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么多年,看的最多的医生是牙科医生,去的最多的医院是大海的牙科诊所。
我的牙不好,开始看牙的时候,去钢城医院的牙科。钢城医院是我们企业的医院,在我们这个城市,无论规模还是医疗条件都是很好的。同事的妻子是钢城医院的牙科主任。同事的妻子医术很好,处理病情很果断,我的两颗牙补了两次后,她说不能再补了,需要拔掉。于是,我的牙少了两颗。
认识大海已经很多年。大海是牙科医生,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年轻,但已经行医十几年。
同事的妻子比较忙,有时候也让大海帮我看看牙。大海的风格与他们主任有些不一样,他和病人交流比较多,往往会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治疗的方案,让人感到很暖心。比如对蛀牙的处理,主任是该拔就拔,大海却会仔细看看残牙的状况,只要有可能,他就会尽量修补。按他的说法,牙还是自己的好,拔掉了就再也没有了。装上一个牙套,肯定不舒服,就是种植一颗牙,也是在牙拔除的地方种上一个根,还不如把自己牙的残根修复好,用起来更舒服。
渐渐地我找大海看牙多了些,而我的牙即使有了毛病也很少拔除了。但还是为时已晚,我坏的牙比较多,以前已经拔掉很多,大海觉得很惋惜。
大海是个有个性的人。他对病人特别有耐心,充分体现了一个医生的职业操守。但大海对国企的体制却是很不满,甚至相当抵触。在国企,医生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但依旧是大锅饭,朝九晚五的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死气沉沉,没什么动力。终于有一天,我去医院看牙找大海的时候,他的同事告诉我,大海真的下海了。他的性格原本就该属于大海。那时候,下海创业还很少。在大企业的医院当一名医生,还是让很多人羡慕的。放弃这样稳定的铁饭碗去闯一条自己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气。
电话联系大海,找到了他刚开业不久的诊所。诊所不算大,两间治疗室,一间服务台兼接待室,是他和一个同事合开的。诊所的名字叫协同口腔。从那以后,我看牙还找大海,只是地点变成了大海的诊所。在钢城医院找大海看牙的人,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情况。习惯了找大海看牙,认可他的医术,更关键的是他为病人着想的态度和对他的信任。大海的诊所开业以后,这些人也来大海的诊所找他看牙。
诊所和人合作开了一段时间就分开了,毕竟大家都想独自闯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依然去大海的诊所去看牙。虽然大海在给我看牙的时候尽量不去拔除,但长时间下来,我口中留下的牙也是越来越少。一是因为在认识大海之前就拔除了一些,二是有些牙根因为裂开无法保住的原因又拔除了一些。最后,我在大海的诊所种了一次牙,而且是一次将所有缺少的牙都种上了。因为这次种牙,我也在大海的诊所留下了一项纪录,一次种牙十二颗,估计这个纪录要打破恐怕有些困难了。
我现在还去大海的诊所去看牙。当然,现在牙的毛病已经不多了,因为已经坏了的牙都换成了种植牙,现在主要是定期检查一下。
就这样,大海诊所也成了我定点的牙科诊所,我和大海既是医生和病人,也成了结识多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