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随文】自我觉察
作为一个小小召集人,我总是宽容之心,以为每个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相信他们与自己一样,能看得见自身的不足之处,最终是会重新归正行为举止,但是,我总是一次次高估别人,落得个愤愤不平……
我是普通人,更为大众一员,常常以身作则,总觉得身边人都是能感召的。我很难理解那些一种错误同样犯多次(三次)的人。特别困惑周围那些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天天只知道玩手机,梭边边,穿空子,工作斤斤计较,待遇条条想要……
昨日终于没忍住,迅速记录瞬间心情“一个人,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一点利他的思想,无论在哪里?无论干啥子职业?都没有好大的发展!!!大家也相处了三个多月了,缘分可以不讲,做人做事应该占好自已的格,互相尊重,才能愉快相处!其实,我没有必要说这些,大家都也不是由我发工资。”
写下这些文字,准备发群里的时候,马上又停止发送出去。为什么要去教导别人?充当一个教员的角色,一个人在学校都没有学好,他们的父母也不少教育,到了社会,进了单位,还还摆正自己位置,也不可能因为我的说导,就能改变。自己正是不爽,才写出来的文字,发出来让别人看见了,肯定也是不舒服。何苦呢?好歹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学习背景,解决不了他人的问题,还不能自慰心理,让自己健康一些!?
心理学告诉我: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他们。事实上,那些令你厌恶的人是在帮助你,帮你了解自己,让你发觉你的阴暗面。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当你内心走向良善时,你将停止批评别人和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弹。“如果你对一颗长满苹果的树木丢石头,掉下来的就只会是苹果,不管谁丢都一样。一个真正良善的人,不管你对他怎么样,他显现出来的就只会是平和、良善,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一般而言,那些我们相处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们喜欢且接受的内在自我;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则反映了我们不愉快且不接受的内在自我。
教双方和谐相处,不如教他们让自己内心和谐,那样双方自然会和谐;教他们如何增进彼此感情,还不如教他们增进自我成长,那样彼此关系自然会成长。
不要为经历过的东西而后悔,经历的东西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摔了、跌了、损失了、被人抛弃了都是重要的经历,都是生命中灿烂的东西。如果想到这些,你就会突然觉得任何懊恼的事情你不再懊恼,不再痛苦,不再有那么强大的生气。当你把任何体验当作资源来看时,什么事都不再是大事情,你可以平常心的去面对。
情绪是瞬间万变的,随时随地觉察它,每个人都需要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的社会交往,增加自己的信心。正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你能了解自己,那你肯定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拥有敏锐的自我觉察能力,也能够让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内心的宽容和接纳,是做心理咨询师需要发展的方向。愿为做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而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525476/3da689fa2004901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