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上海喜乐分舵

好好说话——怎么说话不得罪人之三连拆

2018-08-05  本文已影响171人  经赟

(一)、Reading:

得罪人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未必非得起了正面冲突、口出恶言才会得罪人,很多时候,我们即便心里并没有什么恶意,但表达上和思路上出了问题,还是会让人觉得不舒坦。 更麻烦的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对方也知道你不是有意的,所以那些埋藏在话语间、隐隐约约的不舒坦,还不好跟你一一摊开来计较,以致他心里疙疙瘩瘩,变得更加不舒坦,只好对你敬而远之。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有三种暗示最容易让人觉得不舒服: 暗示1:想表示关心,在别人听起来却是指手画脚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你这人怎么这样啊?”“你屋里怎么这么乱啊?”这就叫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也许你只是想关心一下人家,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突然跳出来说了这么一句话,仿佛是评断别人的法官一样,这就让人不舒服了。 也许你会说,这是在指手画脚地批评人,我当然知道要避免。可是你知道吗?即使你本来是想表示关心,甚至是要夸奖别人,如果采用了这样一种说话方式也会让人不开心。例如,你的同事因为工作出色拿到公司的奖金,你称赞一句“真棒!祝贺你”这是没问题的;可是如果你煞有介事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用评价的口吻赞许地说:“做得不错。”甚至还要发表一些对其工作的点评和建议,你不觉得哪里怪怪的? 归根到底,当你指手画脚地评判他人的时候,无论评价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传递给他人的潜台词都是“我处在比你高的地位”。在与人平等沟通时这么做,当然就会得罪人了。

解决之道:当你想要评判他人的时候,没必要非得用那种指手画脚的评价式表述,不妨试着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 比如,“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是一个会让人不舒服的评判,所以在说的时候,如果改成描述自己的感受:“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听起来就会好很多。

Interpretation: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会隐性的得罪人而不自知。尤其是平辈论交,我们是无权评判对方的,因为评判是居高临下的姿态,这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越界。那么用说出自己的感受来代替这种评论式的口吻,或者说把焦点放在自己的感受上面,用自己的感受来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what:不评判对方。why:评判是产出不快。how:尊重对方,平等交往。

这个技巧的适用边界是平辈相交。关键词:说出自己的感受。

Appropriation1:在公司里,平级的同事聊天中,往往会无意识的使用这种评价式的语气,导致两个人的交谈气氛变得很尴尬。记得有一次某位同事新买了一台iPhone手机,我脱口而出道:这款iPhone要八千多,你还真舍得买啊!当时那位同事一下子脸色就变得很不自然,语气不善的说:“八千多,还好啊,不贵。钱这东西用掉了才是自己的,没有用掉就是一张纸”。结果话题就终止了,两个人也不欢而散。如果当时换一种说法:这款手机要八千多吧,我是有点舍不得买的。或许两个人的气氛就不会那么尴尬,而且话题还能继续下去。

Appropriation2:以后和自己的恋人发生了矛盾时,绝对不能说:你连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好,真是笨死了!而是要从“我”出发,这样说:你这样做真的让我很难过。

Appropriation3:还记得原文中祝贺同事的例子吗?正确的说法应该怎么做呢?

(二)、Reading:

暗示2:想表示安慰,在别人听起来反而是漠不关心 不关心,就是不尊重;不尊重,当然就会得罪人。而这里最大的误区在于,有些我们脱口而出的看似安慰的话,常常会起到反作用,反而让对方觉得我们对他是漠不关心的。比如人家遇到困难时,我们常会说:“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做事情就是会出错。”“没事的,我是过来人,这都是小事。” 类似这种“降低事情重要性”的句型,我们说起来,会以为这是在安慰人家看开点,但听在当事人耳里,往往更像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风凉话。因为所谓“看开点”只能他自己说,你不能帮他做决定。这样,在你完全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就会让人觉得不爽。 又比如,刚刚组建一个团队,新加入的成员刚入门没经验,常会犯些低级错误。此时,有些缺乏经验的团队领导为表示善意,通常就会说:“这很正常,大家开始的时候都这样。” 这句话确实没错,但就是温度有点低,因为你这种口吻,在试图削弱问题严重性的同时,也否定了新员工的独特性和他们之前工作的重要性,类似于“你们活该这么笨嘛,我对你们也没什么指望,所以别在意”。这种说法,会让团队成员觉得你看他们就像是看一窝蚂蚁,每只都长得差不多,怎么努力都差不多,自然容易感到一种漠不关心。

解决之道:那就是在安慰的时候,最好强调人,用“这件事对你真可惜,但你的付出,我都知道”来取代“别难过,这件事根本不重要”。

Interpretation:

我们的本意是想安慰对方,放下心中的不满,甚至是愤恨。所以就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去希望或要求对方释然与豁达。与上面第一个技巧相反,这个心理暗示是需要我们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去感受对方的情绪状态,然后说出来。当你准确的说出他内心此刻的状态时,他就会感觉到你是在真心的关注他,是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而这类似于情感咨询师的共情技巧。另外,在感受对方的情绪时,还要加上事实的描述来辅助,也就是把他的付出表示出来。

这个技巧的适用边界是当对方遭遇到挫折时,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去安慰。关键词:感受对方的真实情绪。

what:该如何正确的安慰处于负面情绪的人。why:不恰当的安慰,会令人更加的失望、沮丧、愤怒。how:说出对方的感受,认可对方的付出。

Appropriation1:

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曾经有个妹子和男票,因为没有在微信上问候早安,发生了口角,导致两个人冷战。妹子找我倾诉,当时我并没有信口开河地说:不问早安这么小的事情,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为这事生气不值得啦,或许他在忙吧!包容一下嘛!而是放低声音对她说:你只是希望他能关心你,让你感觉到他对你的爱,所以他忘记问安,还表现的无所谓,这让你感到自己不被他重视,他不在乎你,这才是你生气的原因。当时妹子立刻回复我说:对,对,对,男神,你真的好懂我啊!外加一个大大的红唇表情。

Appropriation2:

当有人找我来倾诉烦恼的时候,我先倾听,努力去体会对方此时的心情,寻找他为此所做的行动,然后说出来,表达出自己对他的认可和支持。

Appropriation3:

原文中,换你是那位团队领导,该如何去安慰犯了错的新员工呢?

(三)、Reading:

暗示3:想表示委婉礼貌,别人听起来却是暗藏心机 回想一下,当一个人对你说话暗藏心机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肯定会觉得哪里不太舒服。因为,此时我们不知道对方想让我们做什么,但总觉得自己在被别人利用,当然会有一种不爽的感觉了。比如有些人在微信上留言,喜欢说两个特别讨厌的字——“在吗”;有些人求人办事,喜欢说一句特别讨厌的话——“你什么时候有空啊?”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留言、听到这样的提问都会觉得头皮发麻,实在不想搭理。 当然我们也理解,会这样说话的人应该也是怕打扰到对方,所以先明确一下是否说话方便。然而你要知道,对方一旦明确对你表示有空,就意味着很难拒绝你的要求,这其实是有点绑架成分的。所以,你明明是想要礼貌地求人帮忙,最后却变成了他人心中的别有用心,长此以往,你的人缘当然也好不了了。

解决之道:当我们想求他人办事的时候,其实最需要的就是第一时间把要求说清楚,这是一个思路上常常被忽略的要点。人和人之间少不了相互帮忙,可是得大大方方地说出来,我们才好确定这个人情该不该给,而不是被偷偷摸摸地当傻子利用。

Interpretation:

在寻求他人帮助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肯定是希望得到对方正面肯定的回答,害怕被人拒绝。所以才会自以为是的去说:在吗?你有空吗?但是寻求帮助时,真正的选择权应该在对方手里,他愿意帮你,我们当然应该表示感谢;他不愿意帮你,其实也无可厚非。因为没有人有义务是必须要来帮助你的(这是常识),所以把你的需求详细明白的说出来,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对方,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对方,请求对方的帮助。当然其中也包括利弊分析,如果他帮你会对他有一定的好处,那就一并的说出来,这会提高他帮你的几率哈!

这个技巧的适用边界是在寻求帮助。关键词:先把需求详细的说出来。

what:正确的请求帮助。why:大幅度提高帮助的几率是很必要的。how:先把自己的需求详细的说出来,让对方来选择,帮还是不帮。

Appropriation1:

其实在微信聊天时,有人发:发吗?一般来说,我的内心多少是会有点不快的,感觉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我看到信息回复你,一定是有空了,可以和你进行互动。如果我在忙的时候,是肯定不会回复你的,甚至连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而有人把问题直接发给我,哪怕我当时没有时间回复,我也会趁着空隙时间思考你的问题,等有空的时候回复对方。

Appropriation2:

绝不发:发吗?如果有问题需要拆书帮的小伙伴帮助时,一律把问题写的详尽发送给对方,期待着你们的解答。同样期待着各位大咖对这篇便签的点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