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事说事

小和尚的初心

2017-01-04  本文已影响52人  卿若安
图片来自网络

一位老师父考验小和尚道:“如果有两棵树,一棵杨树,一棵红松,你会选择哪棵?”

小和尚坚定道:“红松!”

师父又问:“若杨树笔直,红松歪扭得太难看呢?”

小和尚歪着脑袋:“那还是杨树吧。”

师父追问:“但杨树空心且筑有鸟巢呢?”

小和尚一脸茫然,师父微笑道:“你最初为何来挑选树木呢?这么轻易就被外境改变初衷,你要学的还多着呢!”

从这个故事,你看到了什么?

01·初心何所在?初心何其难!

这篇佛家引用的故事,但凡看过的人,十之八九都会有感悟。得到的感悟不外乎:

保持初心,不为一切外像所动。
三心两意,成不了大气!
坚持是一种原则,执着是一种态度。
人生很多时候为了选择而选择,并没有内观其心。
……

本也没错,谨慎选择,守住初心。美好的结局是:然后面朝大海,心暖花开……

人世间的事,时过境迁,此一时彼一时,况万事万物万象,选择尚且困难重重,能执初心至终,知之了了,守之了了,得之了了。

然而,如能守住,真乃万象中一明珠,灼灼其华。

02·故事中可怜的小和尚
图片来自网络

讲故事的只有一个脚本,听故事的可以有千个想法。

在世俗里,红松跟杨树之间有高低之分,小和尚选择红松也是随世俗的标准。

接着,老和尚的条件改变,小和尚的选择随着改变,这里就有了引导的作用在里面。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修行,在小和尚的单纯世界里,师傅是如此伟岸,是他修行的榜样。

在小和尚这个年纪,对人世间的万象知之甚少,判断是非能力尚欠火候,老和尚的一言一行,对小和尚来说意义非凡。

老和尚问:“若杨树笔直,红松歪扭得太难看呢?”

这个问题就已经在引导小和尚的想法了。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弯扭得太难看,话语中"笔直"和"弯扭",都在向小和尚暗示,事物之间的美好与丑陋,小和尚毫不犹豫地回答“杨树”。

这样的选择,尤其说是小和尚的选择,还不如说是小和尚说出了老和尚的想听到的答案。

人性都有求快乐的本性,外貌的愉悦总让人赏心悦目。外加的条件好差如此明显,小和尚的选择是即尊重了自己的外观感觉,无意中也顺了师傅的问话目的。

下面老和尚又问:“但杨树空心且筑有鸟巢呢?”

一棵空心的杨树,取于实际作用,已经是无用之木了。老和尚此一问,小和尚茫然了。

小和尚一开始选择了红松,随着老和尚的条件改变又选择了杨树,但师傅的条件又变了,小和尚失去了判断能力。

站在小和尚的立场,他很困惑。红松跟杨树都选择过了,到了老和尚第三个问题,杨树是空心的,红松是弯扭丑陋的。这两棵树,一棵徒有虚表,一棵弯扭丑陋,没有一棵让他满意,他都不想选择。

老和尚有目的的引导问话,最后让小和尚无法选择。

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一碗具有哲学的人生心里鸡汤就此出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老和尚是智者,引导着小和尚的选择;小和尚是风中的风筝,摇摆不定。可大家都没有看到风筝的那根线,始终在老和尚手里。

可怜的小和尚,背着始乱终弃的名声,最终成全了老和尚的睿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