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君子之所性

2022-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轩窗翰墨
网图  侵删

《孟子》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译文

孟子说:“广大的土地与众多的百姓,是君子所想要的,但是他的快乐不在这里;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四海之内的百姓,君子乐于做到如此,但是他的本性并不表现在这里。君子表现他的本性,即使理想完全实现,也不会增加一点,即使穷困隐居起来,也不会减少一点,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君子表现他的本性,仁德、义行、守礼、明智都根植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和温润的,显现在脸上,洋溢在背上,延伸到四肢,四肢不必等他吩咐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赏析

本章有三句话组成,具有三层含义。

其一、表明君子基于取得一定的成就,才能利益更多的四海百姓。

其二、君子的言行已经完全与道融为一体,他唯一所喜乐的是让天下人幸福。但从具足的本性而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乃君子为人处世的本分。

其三、践行仁义礼智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得于淋漓尽致的至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