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读《金字塔原理》- 表达的逻辑
摘要:金字塔原理是个实用程度极高的结构化思考逻辑。多应用到这些逻辑方法,你的思维和行为能够变得更高效、有条理。
因为《金字塔原理》本身内容引用的多是离我们生活偏远的案例,加上理论较多,作为工具书还是比较枯燥无趣,不那么容易理解。写这篇图文会引入一些我的思考和案例,既是我巩固这本书的要点,也是希望帮助大家更有效理解清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 是什么?
《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的经典教材,作者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作家芭芭拉。副标题为:思考、表达、解决问题的逻辑,非常准确地描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这本书的目的是让读者通过结构化思考,有效地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然后达到沟通的理想境界: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
把金字塔原理简化成实际的方法论,总共在于三点。
1、提炼中心思想:把要说的结论写在前面,让对方最快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2、分类组织材料:描述支撑结论的论据。组织你的材料,找到内在关系,建立联系,建立树状层次以降低理解难度;
3、疑问回答沟通:先让读者认可设问,然后快速提供回答,节约读者思考时间。
书中的金字塔结构图,是不是很像中学语文议论文学到的总分总为什么要学《金字塔原理》
因为《金字塔原理》的知识应用性很强,在我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有需要沟通解决问题的地方,几乎都可以应用到。
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有条理的人。有的人啰里吧嗦说了半天,你依旧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有的人和你说了三句话,不但能知道说的是什么,还能知道他的观点,还能够相当认同。这个就是表达逻辑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差异,金字塔原理就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清晰表达的逻辑。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清晰的规划,高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立项之前,一定要做够充分的调研。好的计划能够有效推动我们的工作成效,提升工作效率。做工作汇报或总结时,你要给领导传达有价值的信息,就应该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让他一眼能够明白你在表达什么。(结论先行,以上统下)。毕竟大家都这么忙,没有人愿意看思路混乱的长篇大论。做管理工作时,针对某个问题,根据经验提出假设,迅速列出支持的论据,分别交代给不同员工,得到结果后整理汇总排列,建造坚实的金字塔。
在网络上,我们也喜欢分析到位的观点和态度。一篇配得上“深度好文”称呼的文章,观点上是高屋建瓴,让人有所启发的;论证上,这篇文章应该是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言简意骇的。如果你希望通过写文章来提高影响力,那么就应该让倾听观点的人有兴趣,能理解,能记住,能接受。如果你要录制一个受众感兴趣的解说视频,就要让文案做到两点:用感性吸引人,用理性说服人。这样就能让受众感到你的用心。
现实中优秀表达逻辑的案例很多,大家有心去看下乔布斯,雷军,老罗的演讲,或者随便翻阅几篇知乎上大多数高票答案,想想看为什么他们的演讲总能够让人信服?是不是感觉这些结构都很熟悉?对,你只要提炼他们的论证逻辑,就会发现都很接近金字塔原理。
当然也不必过度神化金字塔原理,它不会在所有地方都是万能良药。比如销售和谈判的过程就除外,销售过程需要渲染氛围。谈判的过程中,谁先交了底线,谁就输了;用在医生身上也不行,比方说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郑重其事的跟患者说:我宣布!你患了不治之。话还没说完,患者就吓晕过去了。所以说用在什么地方还是要具体场合具体分析。金字塔原理作为麦肯锡的培训经典,应用在工作上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工作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就是短时间内快速理解。
金字塔原理的重点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结构图由最顶层的中心思想和下面的多层思想组合而成 。为了助于理解。加深印象,我画了一张图描述金字塔原理。
四句话解释金字塔原理的主要内容:
一个模型:背景、冲突、疑问、答案(S-C-Q-A)
二个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推理的方法)
三个逻辑: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思考事物相互关联需要满足的逻辑)
四个特征: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表达的逻辑)
在金字塔原理支撑下,一篇好的表达应该具备的特点应该是: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接下来我以金字塔逻辑形式描述下要怎么构建一篇符合金字塔原理的表达,构建方法有两种方式:
自上而下:提出主题,层层分解,检查逻辑。(表达的逻辑)
自下而上:列出观点,归纳总结,检查逻辑。(思考的逻辑)
构建方式: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是比较常用且相对容易的构建方法。这个场景往往是,构建者对于该主题的了解程度较高,对问题已经有思路,中心已经确定了。
应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构建金字塔,对思路(事件)进行整理:先抛出结论,然后列出几点支持自己的结论,然后层层详细展开。作者指出这个方法能够迫使我们更加全面的考虑疑问,让整个文章更加严谨周密。
列举论点的时候,保证MECE的组织原则。
1、相互独立不重叠:在同一维度上并有明确区分、不可重迭的
2、完全穷尽不遗漏:为了保证做到全面、周密
举个实际应用的例子,总结年度总结,就是采用自上而下方法。
构建方式:自下而上
对于想要表达的内容有些模糊,还没想清楚一些事情,思绪还比较混乱时,适合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构建金字塔。
采用先归类分组,概括每组思想,整理出内部逻辑,最后提炼主题,完善整个思考过程。而输出的表达则还是宜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写出来,直截了当,易于理解。
写序言的SCQA法
我们在写一篇文章的开头,需要写一段内容来引导读者进入本文的阅读状态。作者认为一个成功的序言应该遵循SCQA法则。
上图就是的SCQA法则的逻辑顺序。
S:situation(情景),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的情景,事实引入。
C: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指出这个不利的变化。
Q:question(疑问),针对这个冲突,我们应该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
SCQA是个被广泛应用的逻辑顺序。论文,PPT,商业计划书等等都会遵循到这个套路。
书中列举的论文使用SCQA的案例 知乎上的很多回答都带有SCQA格式 解决方案行不通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中国玩家需要高质量游戏吗“作者解释了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在序言描绘一个好故事。
任何人读理论文章都不会像读一篇扣人心弦的小说一样感兴趣,因为人天生就是喜欢听故事的,所以我们做到这一点也是为了保证引起受众的兴趣。序言的长度根据受众的需要而定。当然写一个好的序言非常不容易,我们需要多读一些例子,举一反三。
思考逻辑: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
通常我们用到的是三段论。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肯定大前提的后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否定大前提的前件。
三段论推理 ,满足大前提与小前提,然后得出结论和决策。首先请保证这个前提可靠。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朋友思考逻辑: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使用的思维方法。
MBA智库中是这么解释归纳推理的:人们以一系列经验事物或知识素材为依据,寻找出其服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并假设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服从这些规律,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种认知方法。
把以上那段话分解一下,我们可以得出归纳推理的方法是三个步骤。
1、搜集和积累一系列事物经验或知识素材;
2、分析所得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寻找出其服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
3、描述和概括(作出系统化判断)所得材料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
然后我们再对照一下金字塔原理的结构,就能够发现,我们把论据和论点上下串联起来就是应用了归纳推理法。
总结归纳 开发过程容易几个遇到的事,来总结下为什么会发生作者建议在表达中尽量用归纳法,相比演绎推理更便于读者理解。因为在时间不多的场合下,读者更关心的是“怎么做”。
我们可以看到经常有些在朋友圈中热传的文章的标题是“给年轻人的10个建议”、“男人必须有的8大特征”、“富人思维的10个层次”、“2018年设计的8个流行趋势”等等。
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让读者能最快时间看到干货就是读的爽的。
金字塔原理应用案例
光概述理论可能会让人感到枯燥晦涩,那么我举两个工作中常会应用的例子。
1 工作成绩汇报总结
分析受众需求:想知道你做了哪些事,产生了哪些价值
相关材料:某人2007年到2014年,参与了十个项目。项目一,** 项目二,** .....
结论先行:“我有资格的原因是:7年间主要做了4个方面的事。分别是:主持项目、编织公司流程、培训员工、组织三次攻关。”
具体是什么?分论点:....
2 写简历
分析受众需求:想知道这个候选人是否符合(匹配)我(岗位)的要求
相关材料:
标题:法语翻译 3年从业经验
(标题要针对企业(岗位)需求,描述核心优势,对公司利益点。结论先行:我符合要求)
然后说分论点部分(为什么符合?)
a,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练习电话。
b,自我评价:紧扣企业需求,对核心优势简述,自己分类。(结论分析)
c,工作经历(时间):论据,支持自我评价的案例,内容,成果。
d,教育背景(时间):学历专业、社团、荣誉。
e,个性特长。
你会发现在工作中应用金字塔原理的地方非常多,所以具备这种思维方式也能够提升你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
《金字塔原理》提供了很多实用的逻辑方法。我们如果能够有效地在表达和思考中利用金字塔原理,就可以可以变得更有条理:社交中可以让受众更感兴趣,工作中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益。
当然这些方法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需要我们在实际场合里不断地练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比如说写文章或做报告这类理性表达的时候,先写好思路,再写成稿。把所有材料列出来,按照受众需求优先级,进行分类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