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考正名——《学习改变命运》读书笔记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主要就看第一章关于为高考正名的部分,后面的略。
一、给高考正名
1、高考培养的并不是"高分低能",且往往能力还不小
学习成功,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1)对“高分低能”的误解
咱们的汉语表达讲究简明精练,不像英语那么讲究语法和句子结构,很多连接词为了追求对偶或音韵而省去。比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要是按照英语的语法,就必须说成“因为清风徐来,(所以)水波不兴”。因果关系连接词被省掉了,但意思不变,读起来很舒服。不过优势与劣势总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省略的过了头,往往会产生歧异。“高分低能”的原意本是“虽然高分但是低能”,是转折
关系,表明这种情况有悖常理;但很容易让人理解为“高分而且低能”,成了并列
关系,低能成了正常情况,分数和能力高低没有什么联系;甚至有人干脆理解为“因为高分所以低能”,成了因果关系,要想高分就得低能,只有低能才能高分,这就谬以千里了。语言学家或社会学家要研究语言表达方式对社会心理的影响,这可是一个经典案例。
(2)高分“高”能的例子
例子1:应付高考的能力可以迁移
人生获得成功的路径有很多,每个人获得的成功的层次也有很大差别,但成功人士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格则往往是相通的。一个学习上的成功者,和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文学家相比,层次相差很大,但作为成功者,他们身上都必然有许多相同的品格,比如做事专心致志、善于安排时间、高度的自制力和自信心等等。反过来说,一个具有了这些优良品格的人,不论他去从政、经商还是写作,还是参加高考,都一定会成功。而没有这些优良品格的人,无论是去从政、经商还是写作,还是去参加高考,都必然不会成功。
例子2:高学历往往意味着高能力
(如果现在有:一个专业对口的本科生和一个专业不对口的博士生)你是公司老板,你会挑哪一个?
我想很多人都会挑那个本科生,因为他年轻,专业又对ロ。但结果是那一个地质学博士被聘用了。
他说:这两个人面试给我的印象都差不多,实际上,那个本科生给我的感觉还要好一点,但短时间内,这一点直觉上的差别不足以让我认为那个本科生更优秀。所以我只能通过其它途径来判断。我之所以选择那个博士生是因为我认为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一个人能通过层层考试读完博士至少说明他有三点过人之处:
-
他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他都有着极为严谨而麂大的逻辑体系,要想把地质学学通,通过各种考试,论文答辩,逻辑思维显然不同凡响。
-
他能够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要考到博士,需要读大量的书籍、背大量的材料、做大量的题、写大量的论文,一个办事拖沓,生活没有规律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
他有很好的自制,能够排除多种干扰,办事情能够持之以恒。而这三点,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至于专业知识,在实际エ作中运用得并不多,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三点优势,学习工作中所要用的知识不会有任何困难。我当然不是说那个本科生就一定没有这样的能,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我对他们都不了解,显然博士文凭给我的信息量更大,也更可靠。
(3)高考培养的(高)能力有哪些
想在高考中考高分,单纯死读书是不行的。高分的背后,除了知识基础扎实外,还隐藏着以下这些才能:
-
专心致志,能排除千扰专心学习
-
持之以恒
-
有较高的自制力
-
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付出精力和汗水
-
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众多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
-
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
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平稳
一个人具备了这七种能力之后,在任何方面想有所成就都应该不会太难。
2、常见问题
(1)让以前的文学大家做语文卷能及格吗?
我记得我读高三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登了一篇批评高中语文教育的文章,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如何如何的要不得。当时语文正学得不好,头痛得很,看完之后很有同感,觉得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特别是其中有句:“如果让鲁迅、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大师来考试,恐怕也及不了格。”让我觉得特别解恨,充分说明语文成绩和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没有关系。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我有了很多空余时间读大量的古文、名家散文、哲学等还自己创办了一份刊物,经常在上面发表文章。毫无疑问,我的文学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因为经常出去给高三学生讲课的缘故,我把 2002 年高考语文试卷拿出来做了一遍,结果觉得简单无比,古文阅读毫不费劲,以前最让我摸不着头脑的科技短文的阅读也党得一读就通,答案清晰了,45 分的选择题只错了一个,是找错别字那道错了。后面的阅读理解也是完全正确。当然,作文我没有写,但我想以我现在写文章的水准,应该不会低于 54。看,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我的文学修养提高了,阅读范围广了,经常写文章了,语文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我在想:如果真的让鲁迅、郭沫若去参加语文高考,他们到底能不能及格?我的回答是,不能。因为有很多东西他们没有学过。任何考试除了考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外,必然需要一定的应试技能,至少如何快速准确填写机读卡就是一个要花点功夫练习的本事。但是我又想,如果让他们跟着高三补习班补习半年,他们肯定能考高分。因为他们文学底子好,知识面广,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能认认真真地做事情,踏踏实实地学东西。有了这两点,区区一个高考,绝对不成问题。
(2)钱钟书考清华数学考了 0 分,语文考了满分
高考的目的
不在于选拔某一方面的专业人オ,而在于对一个人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估,再以此为依据分配高等教育资源。
还有人爱用“钱钟书考清华数学考了 0 分,语文考了满分”来论证现行高考制度不合理。其实这也可以用“高考考试形式与考试目的”的观点来反驳:高考考的是基础知识,为社会挑选合格的人才,而不负责发现天才。
天才不应也不能通过考试筛选。现代教育是一种“平民化教育”而非“精英化教育”,中国历史上出了多少钱钟书似的大文豪,但真正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难道是靠这样几个文化精英吗?显然不是,而是靠全民族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啊。
而且,钱钟书数学考了 0 分,语文考了满分,是不是说凡是数学考 0 分语文考满分的人就能成为钱钟书?显然不是。
言归正传。高考与科举最根本的差异在于:高考不存在考试形式与考试目的严重错位的情况。它选的是“可塑之オ”,而非“可用之オ”,所以考的是“基础知识”,而非“实用技能”。高中学的知识有用,高考考的东西也有用,只是这个“用”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在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3)状元无用论
有一种说法十分的流行,就是说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读书的时候考试肯定不能前三名,或者说前三名都成不了大事。我不知道是谁先总结出来的“规律”,总之这种说法可以说是十分荒谬、祸害匪浅,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两个例子,一个是克林顿
,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学校的前三名,什么各种各样的奖学金、优秀学生的评选等没有一次落下过。还有一个是叶利钦
,他在自传中就说自己的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从小学到中学只有一次考试有一门课不是拿的 5 分,还是因为和老师闹矛盾被故意扣的,现在想起来都懊悔不已。他后来这样教育成绩优秀的孙子:“只要不是 5 分就不能算是好成绩。”既然拿了那么多满分,那至少也是并列第一吧。这两个人,两个总统,两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最有权力男人,都是学习的时候名列前三名的人,不知他们在私下会晤的时候有没交流过“学习心得”。普京是不是前三名难以考证,但他确实是圣彼得堡大学的高材生。在苏联时代,只有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都最优秀的大学生才可能被选入克格勃。被克格勃录用以后,还没毕业就直接分了一套房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