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牧师日记 |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布列松的电影,你就不是真的

2018-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辣评社

文/公布森林

这是一部看了容易让人犯困的电影,将近两个小时,以一种完全“疏离式”的手法,讲述一位年轻牧师在乡村的平淡传教生活,直到最后牧师因胃癌去世,都是以一种极其克制的方式展现,因而自始至终都没有故事或情感上的“高潮”。借用桑塔格的话说,“观众对于形式保持警觉,其功效在于拖延或者延宕他们的情感”。整部影片,像是将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发挥到极致的“心理戏剧”。

▊ 故事梗概

一本掀开的日记,传来男人的话外音:不久前来到昂布里古担任神职的青年牧师正在念日记,他只愿在日记中向教徒和上帝袒露心声。初来乍到的牧师过着孤苦清贫的生活,却并没有得到教众们的接受和理解。他深感村民们的浅薄、顽固、注重实利和对生活的厌倦是产生邪恶的温床,他的忠告和规戏收效甚微,人们反而劝告他不要过分执着于献身精神。牧师拯救了伯爵夫人的寻魂却招来了人们的谴现,说他破坏了一个家庭。心力交瘁的牧师最终死于胃癌。

▊ 获奖情况

第16届威尼斯电影节(1951)

金狮奖(提名)  罗伯特·布列松

国际奖  罗伯特·布列松

意大利影评人奖  罗伯特·布列松

辣评

《乡村牧师日记》改编自法国作家贝尔纳努斯的同名小说,小说和电影讲述的故事都涉及到关于“信仰合理性”的“神义论”问题。有人称这是电影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第一部电影,影片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忠于其内涵,又具有独特的影像和叙述风格,成就其独立艺术性。本片的导演布列松曾说,他虽然并不忠于贝尔纳努斯的风格,但是他忠于书的灵魂。

关于导演布列松,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两个电影理论还有所谓的“超验风格”。电影理论其一是“电影书写”理论,其二是“电影模特理论”。而所谓的“超验风格”则来自于美国学者施莱德的《电影中的超验风格》一书。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简析《乡村牧师日记》这部电影。

布列松反对戏剧性叙事对电影的影响,他指出“舞台剧与电影书写结合只会造成共同毁灭”,提出“电影书写”的概念来代替电影剧情发展中所重视的“戏剧性”。布列松所指的“电影书写”,其实就是导演作为“电影作者”,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将电影以一种“文学性叙事”方式,做风格化的呈现。《乡村牧师日记》就完全使用原著中的故事原型,将文学性元素与电影手段结合,体现导演独特的电影风格。

19世纪法国兴起的心理小说开创了文学对人物心理的剖析,以司汤达为代表的心里小说家就擅长直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者以叙述者的身份分析人物心理。作家把他对人物心灵的认识和理解讲述给读者,形成作家分析心理化。布莱松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样的文学叙事方式,《乡村牧师日记》中的牧师即是影片中的行为主体,也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影片没有刻意将叙述内容转化为对话,而是借写日记与上帝交流的方式,使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以大量日记独白为载体叙述自己的心理过程,这与传统的戏剧性叙事产生反差巨大,产生一种强烈的陌生化效果。这也就意味着导演完全摒弃“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这一观点,刻意拉开影片与观众的距离,以一种冷静、克制的方式呈现故事,使观众更容易接触到人物主体,而非故事情节。

影片中多次出现画外音与日记内容同步的镜头,而且大量引用原著中的文字片段。画外音与画面内容以一种既对立又融合的方式呈现,其即是画面内容的叙述,又超越画面本身,二者的“灵魂”是一致的。

布列松的“电影模特”理论提倡从演员本身去挖掘其特性,经过反复排练使其无意识地展现角色地自然本性。正如他自己所说,“模特,要成为你的片中人物,就要做他们自己,保持原来的样子。”他的“电影模特”理论强调的是挖掘演员内在的潜质,使其自然真实地呈现在片中。《乡村牧师日记》中的主角为非职业演员,本身就摒弃了职业演员本能的表演性,而且他每个星期天跟导演交流心得、拜访教堂,拍摄达一年之久,这样反复的训练会消解其个体意志,从而注入角色意志,完成一种由演员到“人物”的转变,在片中表现也不再是表演,而是一种角色意志驱动下的行为。

在镜头运用上,布列松擅长运用特写镜头来展现人物复杂心理变化,捕捉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将这部“心理戏剧”的呈现更加具象化,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一种偏“意识流”的形式,跟随主人公独白叙述而发展。

超验风格主要来自于美国学者施莱德的《电影中的超验风格》一书,笔者并未渡过此书,对于“超验风格”的理解,也只是来自于对于影评人加书亚的二手资料的再解读。这种所谓的超验风格可以传达神圣他者的在场,它不是一种诉诸于观众内心对于神圣的体验,而是建立于信仰对于神圣他者的确认。笔者的理解是,超验风格就是对于信仰合理性的怀疑与评判,而非单纯宣扬某种信仰。超验风格的完成须经历“日常生活”、“疏离”“静观”三个步骤。影片始终描绘乡村牧师从来到到离去再到死亡的日常生活,“疏离”则体现在片中贯穿的旁白,给人造成一种疏离感,最明确的“静观”就是牧师死后,片中出现的十字架,影片结束,“静观”完成。

从《乡村牧师日记》中,大致可窥见布列松所创造的间离风格极其强烈的电影世界,这种形式化的风格,虽然很难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但是其对于电影语言的探索和影片中流露出的人道主义精神,仍然有着极强的艺术性和独特的魅力。

  -END-

文 | 公布森林

审核 | 小F   编辑 | 茹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