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的“符码”和“对比”
今天全部肯读完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差不多是我看得最慢的一本书了,也是我在看书过程中输出文字最多的一本书。但是,即便这样,还是有不少地方理解不了,看进去的内容也不能全部吸收。
不过这都没关系,因为在懵懵懂懂中也给了我不少的触动和思考。比如今天看的最后一个课例:《游园不值》,可以说刷新了我一直以来讲古诗的三观。
从学生时代到登上讲台,从自己学古诗到教学生学古诗,我的理解范畴都是借助注释理解字词,然后弄懂每一句诗的意思和整首诗的意思,最后知道这首诗表达的什么感情。
自认为最近两年自己在教古诗上有点儿提升,因为总结了几个步骤分别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意、悟出诗情。在看到这个课例之前,以为讲古诗的最高境界就是这样的流程,突然发现是多么的肤浅,甚至误己误人。
干老师教授学生鉴赏古诗的方法很有诗味,对于我来说又是那么新鲜,比如互文、符码、声加色的规律、对比等。可能有些方法之前也说到过,但是在干老师的课堂上是真正运用并落实了,而且以此为原点,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习得鉴赏古诗的钥匙,给学生的启迪可以用阿里巴巴,芝麻开门来形容。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词语密码解开诗词奥秘”。刚开始我对这种观点还不太理解,看着看着我感觉像平时所说的诗中的意象,但是和意象又有所不同,因为这首诗中说到了好几个密码,比如屐齿、苍苔、柴扉、小扣等。苍苔意味着孤寂,屐齿意味着游玩,柴扉意味着隐逸,小扣意味着宁静,红杏意味着春天……
而我平时讲诗的时候只是解释明白:屐齿是什么?苍苔是什么,柴扉是什么?小扣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所悟到的也完全不一样,在我的教学中学生只是明白了一首诗的意思。而在运用词语密码这种方法中,学生却能得到品读其他古诗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自读古诗的欲望会更强烈,可能会让学生喜欢上古诗。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比的方法,也就是与其他古诗联系起来。
比如说在讲到“屐”的时候出示其他带有屐字的诗句:两屐上层楼,一目略千里。……在理解柴扉的时候,大屏幕上又出现了跟“柴扉”有关的诗句密码: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这样的古诗课堂教学既有深度又有韵味,学生怎能不喜欢,这样沉浸式的学习,学生怎能不学有所获?
语文教学未来之路,我会继续努力!明天开启新的一本书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