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五连读书复盘专题

《当自己的导师,问出自己的答案》

2018-04-07  本文已影响22人  兰兰儿说
图片来自一二的荔枝微课分享

                【雷霆五连—兰兰儿】

听完一二的《借力社群,走出茫区》,我的心里既温暖又难受。这样的一个分享,正好在行动营的结尾,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原本自己打开了电脑文档,还想着和以前一样,来个001、002、003、004,循规蹈矩,分解分享步骤,按照一二分享的思路来写一下个人的心得的,或者,就简单总结自己最重要的三点收获。

可是,总有一股力量拉着我,逼自己开始新的思考和探索!

今天上午我自己“信誓旦旦”地写下了《提升之路,务必抓住“核心法则”》的心得,勇敢尝试了“个人定制式”反思,根据自己个人的情况来总结心得。在其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猫叔的“问题读书法”,而我位居第一的个人心得就是“学会提问”!那么,我是否还要力求面面俱到,将今晚一二的分享内容全部囊括其中?(这完全可以交给一张导图或者精华集结文档呀?)若是如此,于我,“功效”又如何?

再三思考,我终于决定:不,我不需要以往那样的方式。我要试试新的方式!以前的自己,先去一边待着;别人的说法和做法,也都先忘记吧!由此我向自己发问如下:

第一问(核心之问):《借力社群,走出茫区》,此次分享的中心主题是什么?

自答:在社群中珍惜机会,寻求自我突破,并珍惜“眼前人”,才能真正走出茫区,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图片来自一二的微课分享
第二问(自我之问):对于一二的分享,我触动最大的是哪个部分?

自答:我最有触动的是两点(两句话),解析如下:

01 如果曾被温暖过,那么最好的回报方式,是将温暖传递下去。

看到这句话,心都化了——说的就是我在社群最大的收获啊,我还曾说过要“传递温暖”。一二还说要我们当“小太阳”,这也是我评价过别人,也自己承诺过的话啊。

一二分享台词:“我们所有人都是过客,夫妻、子女都得散,只是早晚罢了。所以在一起就要卯足劲开心,下一程再继续别的开心。”感谢每个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的人。珍惜现在时,善待眼前人,心生感激,这是活着最重要的事啊!

02 你敢,你就行;你还得让别人敢!

往外掏,往里装。看似简单,实则何其艰难?!那些每一次的勇敢尝试,背后都是日日夜夜和自己的“谈判”和“死磕”。一个字“敢”,才能换来更难的另一个字“行”或者“能”!不敢?欢迎你回到原地,以后慢慢顾影自怜。

此外,对他人的驱动力,更是对自己的最大挑战。影响力和说服力,就是我之前特别钟爱的一个词——“领袖气质”。怎么才能让别人也穿透迷雾,明确心里的答案,并且采取高效行动?这是硬功夫啊。

图片来自一二的微课分享
第三问(反思之问):根据分享的内容,我对于自己最大的反思是什么?

自答:对于这个问题,我竟然率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牛,也不是如何运用一二分享的好方法,而是想到了自己在参加行动营的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与一二前期全力以赴后“失衡”的问题一致,我遇到了“透支自我”,并且越发“无趣”的问题。

我用世俗的所谓的“有用”理念牢牢禁锢了自己,加入行动营,前期也是十分功利和偏执的,对于自己“下命令”,全力以赴达到打卡要求,还要尽量完成所有选修;要学习好的方法,争取早日改变自己……

但是,面对着自己本身的不足,每一次达不到成效时,我就懊恼不已;工作占据大量时间和精力后,我还会偶尔私下安排大量时间,到深夜打卡深耕,作息紊乱;更严重的是,我的生活更加“一体化”了,对于做饭、音乐、整理等,更心安理得地“全盘不顾”了,变得更索然无味……我,走偏了啊。

到后来,我慢慢调整自己;但是而今我还是在路上。问题暴露无遗,我在着力收拾局面,开始观察和记录自己,寻求着“平衡点”。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人生需要兼顾的;也有人说,工作和学习,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啊!趣味小事,是恢复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的最佳诀窍。

第四问(寄语):《借力社群,走出茫区》,听完分享,你有没有想对谁说的话呢?

自答:有,我分几个对象来简短地说吧:

对一二说:谢谢你掏箱底的分享,真的很真切地感受到你的分享是你实实在在有的、实用的经历!

对雷霆五连说:我一直在,陪伴你们!我会坚持问自己:有什么是我能为你们做的?我会慢慢成长的,争取给大家光和暖。

对家人说:对不起,忽略你们了!我从未远离,我只是还在找自己。

对生活说:一点一滴,你是我的根基,是我的开始和最终。

对自己说:犹豫什么?冲啊!是时候为自己而活了;是时候走入人群和风暴了!

(一次新尝试,就是换一种姿态看自己,看世界!加油!继续前行。)

图片来自兰兰儿的原创文档 图片来自兰兰儿的原创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