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间,值得婚姻育儿

读懂宝黛已不惑

2019-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九廿三

     

读懂宝黛已不惑

《红楼梦》已经成为高中生的必读书目,既然这样,作为一名准高中生家长,我的确有必要读一读的。虽然之前浮躁的心是无论如何看不进去这等莺莺燕燕的故事和远离现代的背景。借着近几日手不释卷的瘾头,拿起了一本青少版红楼梦。以我的文学修养,看原著是很晦涩的,必须像前几日读《水浒》那样,先找本青少版的读来略知大意,才能看懂。

        读后,掩卷沉思,感触最深的当然是对宝黛的爱情有了新的认识。小时候听姐姐们讨论如何讨厌薛宝钗的心机,喜欢黛玉的自然脱俗,却并不了解她们说得有无道理,只是人云亦云的想当然地也喜欢起了黛玉,讨厌了宝钗。还有一个原因,是在我十岁时河南来的表姐说我长得像陈晓旭演得那个林黛玉。对林黛玉也多了几分偏爱。笑。如今,四十不惑,才读懂宝黛之间真爱的缘由。

        十五六岁的年纪,如现在的青春期少男少女。正是叛逆的时期。黛玉和宝玉志趣相投,喜欢同类的无用之书,能走进对方的心里。宝钗则如教母一般,希望宝玉多读圣贤书,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宝玉在那种温香软玉的脂粉环境下长大,怎能耐得住寂寞一心只读圣贤书呢,况且考试用书从来都是面目可憎的。‘’林妹妹从来不说那些混账话。‘’发自宝玉内心的对黛玉的高度评价,一下子拉进了和林妹妹的关系,和宝钗的隔阂也越来越大。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平日里,不管是做游戏,还是有了什么宝贝,自然第一个想到林妹妹。不说黛玉的才华无人可比让宝玉爱慕,开始只是因为黛玉的敏感爱哭,宝玉对他多了几分在意和怜惜,后来将黛玉给的信物贴身佩戴,紫娟偏说姑娘不久要回南方,宝玉的失魂落魄。前世神瑛侍者和绛珠草的恩怨暂且不提,最后知道娶的不是林妹妹的痴痴傻傻的状态,种种可见二人恰恰是在相互折磨中加深了理解增进了感情的欢喜冤家。

        然而黛玉毕竟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成家立业后,谁不指望自己的夫婿能够事业发达,威加海内。幸运如宝玉也不过富贵乡里走一遭而已,贾家的繁华也如过眼云烟。宝钗可谓现实主义的代表。她的能力品性是可以撑起二奶奶的身份来的。金玉良缘客观上是绝配。如此说来,黛玉适合做情人,宝钗适合当老婆吧。一夫多妻制的清朝,这种事情本属常见的。然而读过书的女子就不一样了,无法和别的女人共享一个男人。这点看来,曹雪芹有其思想的进步性。这样评论大作家感觉有点羞涩。笑。

    少男少女的恋爱只是走心,看脸。父辈们谁愿意让儿子娶个敏感的病秧子。女子的才华在那个年代,没有职场的发挥也枉然。但这就是所谓的真爱吧。如同《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男主,等到七十岁,白发苍苍的女主原配去世后才有机会表白,那也是真爱,而不是仅仅喜欢对方鲜活的肉体。

    以上是一点浅陋的想法和你絮叨絮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