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研创业路上的苦行者创业

最深刻理解的“共享单车”

2017-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饮铁的海风

从北京街头出现“共享单车”开始,共享单车无论品牌还是数量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文章截稿前市面上至少有35家“共享单车”品牌共存,因为好奇的笔者手机上关于“共享单车”的APP下载了35个,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会不断有新的玩家加入。“共享单车”的未来肯定会像前几年中国的手机市场,到最后只剩下几家公司,笔者很好奇最后谁会留下,现在估值最高的两家单位是小黄和摩拜,分别是20亿美元和10亿美元。

35个单车APP

“共享单车”每次都会用到引号,因为媒体口中天天喊的共享,仔细推敲一下本质上就是租赁服务,租赁与滴滴式的分享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具备指数型增长的网络效应,不会产生1到2,从而2到4、8、16、32……的指数型曲线。这样的游戏规则注定了这是场重资产的比赛。参与玩家不得不持续得投入车辆,直到达到超饱和状态。

但是单车出行又契合通勤的规律。上下班高峰期的单车很像过春节时的难买的车票,需求呈现分时段、分区域的动态不平衡变化。运营成本不会低。

大政府的行政政策对未来的单车发展会起到的多大的正相关性作用,现在还不明朗,对设备、软件、保险、年检、人员等的硬性要求等出台后再看,半年到一年,政府的政策应该就会渐渐明朗,那时的“共享单车”也许新晋玩家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多了。

对笔者个人来讲,“共享单车”还是较大的改变了生活的习惯的,之前朋友送的两辆自行车已经放着吃土若干个月了,锁钥匙都不知道扔哪去了。随骑随停,不怕丢失的“共享单车”使得我养成了哪怕就几百米的路,只要有车绝不走路的好习惯。

总结一下“共享单车”的一些自带属性:

通勤属性:

这也许是目前“共享单车”所体现出的最明显也是最核心的属性了。

健身属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健身属性是通勤属性的附加产物,有一次看到摩拜单车提示语“经常骑摩拜,好担心会瘦成一张纸片”,事实上作为骑行“共享单车”超过500公里的我,体重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也许每次不悠悠的骑而是飞驰的话也许过上半年身材真的成纸片了也说不定。

社交属性:

这是目前车商都还没有太注意到的事情,用户和用户是相对独立的,虽然有官方或非官方的组织群落,但是用户和用户直接在APP上沟通交流还是可以展望的,一起约伴骑行、骑车接力、线上社交等等,支付宝一直想做的事情,也许单车企业可以去实现。

广告属性:

最后一条就是广告属性,每一辆单车就是一台移动广告机啊!在租赁不能很好的盈利的情况下,在车身打广告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收的思路。

我很痛恨不文明骑车,甚至毁坏单车的行为,但是凡事都有个过程,就像超市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有人会公开的偷吃偷喝超市的物品,虽然现在也有这样的现象,但是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相信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给足了时间,不文明的行为一定会减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