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1935.10.29——2008.08.03(农历)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将近13年了,但他那慈祥的面容永远都深藏在我心底最深处。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他,我都仿佛看到父亲总是爱拿着一本厚厚的《四书五经》,蹲在村东头老院子里的堂屋门前。
一边阅读一边用手拿个小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望天而吟。父亲于农历1935年10月29日出生在马头镇湾子桥村东头路北第一个胡同西侧第一家院子里,那是我爷爷的爷爷王荣昇在湾子桥集开的中药铺。名字叫“同春堂”。
湾子桥 同春堂中药铺旧址我的父亲王子昌,字鹤鸣,自小在老家石堂村随家里请的私塾老师魏德辅(又叫魏老德)学习《四书五经》”《三百千》,《弟子规》等国学经典。
魏老德是芝麻洼乡东丁华村人,1938年扒花园口时黄河水泛滥成灾,魏老德携家人从芝麻洼逃荒来到湾子桥集,我的爷爷的爷爷王荣昇见他谈吐不凡,便将魏老德及其家属十多口家人尽数安顿下来,聘其为家中的私塾老师,在老家石堂村教家族里的幼儿读书识字,这一教就是近10年。
父亲一生的遭遇起伏跌宕,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用自己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养育了我的母亲和我们兄妹五人。
我们家是1985年根据国家政策农转非的,也就是说,从1985年开始我们家就失去了拥有农村土地的资格,吃上了商品粮。
1991年分地,由于我家是非农业户口,所以我们家不能参与石堂村的分地,可是我们兄弟两个当时正在太康一中读高中,正是用钱的时候,
当时太康县人民政府规定正在读中师或中专的学生可以分半个人的地,却没有规定非农业户口的高中学生这样的政策。也就是说,我们弟儿俩被太康县人民政府的分地政策遗忘了。当时的石堂村东队的村民们有的说不能分给我们半个人的地,有的说可以给中师中专一样分半个人的地,还有个村民说让他们把户口本变更成农业户口,然后再按照县政府政策分给我们一个人的地。光因为这个事,在石堂村东队大街里讨论了好几个晚上,队里的村民们各执一词,各抒己见,争论的面红耳赤。后来听说是我父亲去草寺大队部找了大队支部书记吴金生和大队会计刘景堂,才由大队决定俺兄弟俩享受中专和中师生待遇每个人分办个人的地。(未完待续)
作者 五月天(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