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记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

说说攻击性20181120

2018-11-20  本文已影响126人  韩璐_hanlu
说说攻击性20181120

女儿的感恩节假期从周日正式开始,这次她的好朋友和我们一起度假。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女儿说:“这像不像过山车?等我把学校改造成度假村,就让每一个游客坐着过山车进来。”孩子们哈哈大笑。驾车的我当然不像她那么轻松,安全的弦时刻紧绷着,幸好这条山路我已经开过很多次,比较熟悉了。

车开到学校附近的小镇上,两个女孩儿兴奋起来:“终于出村了!”由于学校建在一个小山上,每次开车到最近的小镇,都需要十五分钟时间,孩子们总是吐槽说学校是个“村子”。当时我选择这个学校,也的确是有着很自私的想法——为了孩子的安全。学校处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白人区,也比较偏僻,小镇上的人不多,以至于镇上的居民几乎都能认识女儿学校的学生,超市还可以给孩子们固定的折扣。我其实是非常喜欢美国的这种小镇的,人少、节奏慢,人与人之间非常友好,即便是见到陌生人,他们也经常会主动打招呼。

但这种安全对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来说,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寂寞。虽然学校每个周末都会组织孩子们下山购物,但这远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将来我有钱了,一定要把学校改造成一个度假村!”这是女儿的原话,她又补充了一句:“让校长去扫厕所,让最虚伪的***去门口迎宾。”围绕着这个“规划”,还有很多衍生出来的想法。聚在一起吐槽学校和老师,是这些孩子们日常的解压方式。搁以前,我会教育女儿不要背后议论别人,但现在,我觉得这种方式还不错。

有必要解释一下攻击性。攻击性是动物生存的本能,获取食物、保住性命、扩大地盘、争夺配偶,都离不开攻击性,力气大、速度快、更凶猛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人由动物进化而来,攻击是基因中的天性,也就是说攻击性是人人都有的。精神分析流派最经典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无意识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攻击性是死本能的主要派生物,但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自我伤害的,所以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会转向外面,以攻击的方式向别人表达出来。另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解释,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处理自身的攻击性,做到两个“xiang”才是健康的,一是向外,一是象征化。

向外,与相内相对的,比如说一个人挨了别人的打,不是反手一击回去,而是觉得自己真是一无是处,这就是攻击性向内了。弗洛伊德他老人家认为,当一个人指向他人的攻击性情感转向自我的时候,就会产生自我毁损行为甚至自杀,抑郁其实就是向内的攻击;象征化,则是不直接去攻击哪个人,而是以象征化的方式去攻击。比如说不是直接去打人、骂人,而把这个人的名字写下在纸上划个叉,名字就是一个人的象征,因为直接攻击很可能带来糟糕的后果,象征性攻击相对比较安全。其实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有智慧的,宫斗剧里没有一次不出现“扎小人儿”的剧情。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两个“xiang”的处理方式,是心理学视角下的做法,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人往往很难接受。人从出生开始,就要接受社会化,在此过程中受到道德的、法律的约束,社会化就是压抑攻击性的过程,它使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所以说,文明就是压抑的过程,当人们不能以适当的方式处理压抑下去的攻击性,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当然,还可以有更健康的方式,那就是升华,像对抗性的体育比赛啦、游戏啦、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啦,都是在处理自己的攻击性。

孩子们选择吐槽的方式释攻击性,不仅不让人反感,还有点小小的可爱。她们一路说着笑着,欢快地像两只小鸟,假期就这样开始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