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1)

2022-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乡村追梦人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1)

班主任在班上进行助人为乐教育,正讲得兴致勃勃,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打断了班主任的讲话:“老师,我经常在网上和电视上看到新闻,明明是帮助了别人,结果被被帮助的人说成是肇事者,还有的人利用别人的同情心,装家里遇难了,骗钱。所以,助人为乐风险太大了,我们还是明哲保身比较好!”大家纷纷点头表示。

面对这个突发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可以选择的方案有:

引导法。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老师不能够搪塞或者回避,更不能够以老师的权威压制学生或者给学生讲助人为乐的大道理。学生能够提出不和谐的现象,就需要改变的就是学生对于这种不和谐的现象的重新认知。学生的认知不发生变化,即使强迫学生接受助人为乐的道理,都会只是一种形。不要试图给学生这个问题一个合理的答案,而是要用提问的方式把这个问题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一起去思考,一起认知,共同寻找合理的答案。“看来同学们不仅认真听,而且也积极的思考。你们能够发现助人为乐过程中出现的让人不舒服,甚至退缩的事情,这是同们学的幸事?为什么说幸事呢?因为你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永远把问题藏在心中,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甚至出现冷漠的做法。大家认为,欺骗别人的善行或者讹诈善行的人,这种行为是个别,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呢?现在给大家给出五分钟的时间,相互几个人进行一个简单的讨论。”无论讨论的结果如何,这样的讨论会让绝大多数学生发现,欺诈的善行者的行为是个例。学生讨论结束之后,“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这个社会很美好。就像呵护我们的脸面一样呵护这个社会。我们不能够因为脸上有了一个小黑点或者一个小污点,就认为这张脸很脏。我们不要过度的放大这个黑点。大家说到的善行者被欺诈的行为,让我想到了吃饭的例子。大家有过吃喜欢的吃的东西而被噎住的事情吗?难道还怕被噎住,再也不吃饭吗?大家有没有走路摔跤的事情,难道你摔倒过几次,就因为害怕摔倒而不走路吗?我们身边的这样的事情应该很多,不能够出现了让我们不能够接受的事情,就选择不再做这样的事情。这样,这个社会永远不会前行。不能够出现了对善行的污蔑的行为,我们就怀疑善行,就停止传递善行。同学们可以继续讨论一下,我们怎么即能够帮助别人又能够让自己不受大伤害的行为呢?给大家二十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你们的方法,然后进行分享。”老师这个时候把每一个小组讨论得到的结论写到黑板。等到讨论结束之后,每一个小组让专人进行讲说他们的办法,最后,大家共同选举出可行的办法。这个时候,老师要做最后的总结,“传递善良,就是为了让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更好,就是为了未来我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有人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通过今天的讨论,大家不但要帮助别人,而且也学会了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更好的保护自己。感谢提出思考的同学,让我们对于帮助有了更深的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