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星空(四)少年海宿的困惑之一
告诉我星空在哪头,
那里是否有尽头?
十三年后的深秋,海宿在离家几千里之外的异乡遥望星空时,想起那些孤单无助的日夜,心里回荡着这样的歌谣。而那些日子,早已随着生命里无尽的离别消失得踪影全无。所有的苦难,在岁月的淘洗之下,原来只消一滴泪便可以化为乌有。只有那些深深浅浅的记忆,依然在某个寂静的夜里,轻轻走来,呼唤着内心底那个日益觉醒的自我。
十七岁那年,海宿开始了他的高中生活。
住校,十二人的集体宿舍。
海宿忽然发现,他的同学里有那么多人都很优秀,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超过他。舍友中,一个在数理化上拥有高深的必杀技,一个英语水平过人。海宿已经记不清他们的名字。另外的几人,要么虽然资质平平却刻苦用功,要么拥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或者长相潇洒帅气。
海宿,他自忖这些自己几乎都没有。除了英文还可以与人一论短长,他最得意的就是擅于舞文弄墨,挥挥洒洒,行云流水,常常赢得一片叫好之声。性格温柔的海宿也为自己赢得了友情。
如果不严苛来看,海宿也算得上英俊少年。只是他没有过多的漂亮衣服可以与人媲美。海宿经常穿着的一件学生装,还是上初三时自己去买了布料拿到裁缝店里做的,然后他就一直穿着它,穿到了高中校园。他的衣服也只有一两套而已。
因为家里不富裕,除了必须缴纳给学校的学费书费和食宿费之外,海宿从不敢浪费一分钱,他更不敢利用一些虚无的谎言和借口向辛劳的父母开口索要额外的支出,他也不忍心这样做。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从来也不会懂得像海宿这样的少年,他们的心底里会有多少的沉重,多少的负担,多少不能言说的苦难。
多年以后海宿想到这些,还是会悲酸难抑,泪流满面。
海宿唯一的喜好,就是读书。可是他没有过多的钱来买书。他知道他花的那些钱都是父母在烈日和暴雨下,在起早和贪黑里,在饥饿和劳顿中辛辛苦苦一分一文才积攒下来的。父母那一代的人就是如此过惯了苦难的日子,对于生活与命运,他们从不会有任何的埋怨。海宿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与家人的未来,不再过父母那般的日子。
海宿从自己的饭费里省下一些钱,拿去买书。那时,他读了钱钟书的《围城》,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川端康成的《山之音》。
那一年,三毛自杀。她的书一版再版。海宿疯狂地迷上了三毛,除了《滚滚红尘》,三毛的所有作品他几乎全部拥有。
那一年,海宿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三毛一样走遍万水千山。
那一年,成长中的海宿饭量很大,好像吃什么都吃不饱。食堂的饭又总是给的少,所以海宿总是感到饥饿难挡。买书的消耗又使他不得不精打细算,节约开支。海宿没办法,只好将自己的宝贝书籍卖给了校外的一家租书铺,告诉他们,请帮我留好,等将来有钱了我再赎回来。
海宿很少上街,因为他怕看到那些色香味俱全仿佛充满了无尽诱惑的食物。同学们邀请他时,他以各种理由推脱。那个时候,海宿觉得,天下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书籍和食物。
海宿忽然变得敏感,甚至多疑。
不知为何,嘴上常常生疮,而且似乎总也不会退去,一茬接着一茬。疮好了之后,海宿的嘴角留下明显的疤痕,很难看。海宿老是觉得嘴角有粘滞感,像是总也擦不干净。因为这个,他总是有意地掩饰自己,如同自己身有残疾一样。
然后,海宿认为别人会笑话他,当然也确实有人在笑话他。他开始变得自卑,沉默寡言,喜欢把自己藏起来。他开始躲避众人的视线。
海宿后来去看过医生。医生告诉他,这是缺乏营养造成的,不是很严重,多补充维生素就会好的。
可是海宿没有好,因为他一直处在营养缺乏的状况中。
很多年后,海宿一直都没能忘记那种无时无处不在的饥饿感。有时候他想,饥饿,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一件事。
或许,营养不良留下的疤痕只是一个导火索。它适时地出现,每时每刻提醒着海宿,他正在面对一个很差劲的自我,甚至可能越来越差劲。海宿开始不停地鄙视自己,厌恶自己。他每一天都在别人的眼光里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窥视着那个试图深藏却总是弄巧成拙的自己。
海宿不忍直视这样不堪的自我。他觉得每个人都在窥视他,并且总是能够看穿他的一切,连他深深藏匿起来的那一部分也无所遁形。
他开始害怕与人接触,因为满世界里都是鄙夷的眼神和议论的声音。
每天晚上的自习课,海宿看到三三两两的同学在那里交头接耳,海宿认为他们是在议论他,把他当作笑柄闲谈不休。他宁愿相信别人是在讨论课题或是说着根本与他毫无关系的私事,但就是不能。
有一回,海宿忍无可忍,他朝着最前排一对窃窃私语的男女同学大吼。结果,那个高他一头的男生课间休息时将他叫到教学楼外的阴暗角落,给了他一记重拳。海宿的嘴唇立即肿起来。他跟他撕打,另一个同学拉开了他们。那个同学还对他说,年少气盛啊!
海宿至今都不知道,他的这种自卑是从何时开始的。他无从想起。
生活已然如此。但海宿仍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是他高一班主任对他说过的话。她说,你就是太要强了!
海宿还记得她,一个身材挺拔的好看女人。她对海宿很好,但海宿也觉得很愧对于她,因为海宿也曾与别的同学一起偷看过她男朋友寄给她的信。那是一封情书。他们在收发室外面的窗台上拿到它的时候,信封的边缘已经坏掉了。女老师的男朋友在油田工作,因此大家说漏油了。
然后他们就笑话女老师,不停地议论她的一切。
海宿在高一参加了课外英语小组,参加英语答题比赛和汉语朗诵比赛,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学校领导组织的会议。
但是这些并不能平复他纷乱孤独的内心,他活成了两面体,一面是积极上进的好学生,一面却是孤僻怪异的疯子。
当海宿艰难地跨过高一的门槛,他开始策划一场又一场的逃离。
那些秘密的离别,充满了杀伐无尽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