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约成长励志散文

常讲常新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2人  一路徐行

喜欢毕淑敏的文章。她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小姐》在多年前的阅读理解题中出现过,文章写的是在不同的年龄读《 海的女儿》有不同的感悟:8岁时读出了人鱼公主的惨痛;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读出了童话中的母爱;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48岁时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当时在给学生解析的时候,就在想,我们当老师的,经典课文也要常讲常新。

这学期的第一单元是戏剧单元,在初三紧张的学习中,在中考指挥棒下,以往对待这单元大多是学生读读,老师把戏剧的相关文学常识说说。其实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戏剧,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

补充说明一下,这波孩子是非常特殊的一届学生,用得教材是改版后的苏教版,既和往届的苏教版不一样,更和低一届开始用部编教材大不相同。

这届学生性子活泼,课堂上爱表现。布置预习《威尼斯商人》,孩子们嚷嚷说想表演课本剧。上周五的晚自习布置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报名参演的孩子们分配好角色,开始了认真准备。周一早自习,我把关于戏剧的常识和背景再次做了介绍,第一节课上,孩子们在生动演绎着。

常讲常新

这部剧中,莎士比亚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认为的。这次在备课中,看到电影版的《威尼斯商人》中被强制戴上红帽子以识别犹太人身份这个细节让我震惊。我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对夏洛克有了同情。(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