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45)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45)
9、泰山金刚经即《经石峪》
《泰山经石峪》,全称《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著名摩崖刻石,刻于五岳独尊的泰山南麓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处的花岗岩溪床之上。刻石南北长五十六米,东西宽三十六米,约计两千多平方米,是汉字刊刻面积最大的作品。
经文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原经文分上下两卷,三十二篇,5198字。《泰山经石峪》镌刻了第一篇至第十六篇,计3017字。因年月久远,加之溪水冲刷,沙石磨损,现仅存一千余字,四十行,其中还有未完工的半成品[双勾] 字。《泰山经石峪》,无题记和刊刻年月,也无经主和书丹者姓名,因笔法与山东邹县尖山摩崖《晋昌王唐邑扈题名》相近,后人或以为唐邑所书;因又与山东泰安境内徂徕山《徂徕山大般若经》相似,该经上有“齐武平元年王子椿造”字样,因此后人又有推测为王子椿所书。清阮元《山左金右志》则作北齐天保间【公元550-559年】人所书。
今人考证为安道一(壹)所书 : 安道一(壹)为北齐时高僧、大书法家。他经历了北周“二武灭佛”之难,其佛教观点属禅宗北宗。始祖达摩祖师被当权者毒死后,众僧侣为护佛法开始迁移,并改变以前由书经传播的方式,认为“缣竹易销,皮纸易焚;刻在高山,永留不绝”。故在迁移中把佛经刻于石崖之上。安道一即是此时的主要书经者。
平阴一带有北齐刻经5处,安道一题名3处。平阴北齐刻经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是洪范池镇南大洪山半腰处的二洪顶刻经。其它几处是天池山、云翠山、黑山。在平阴刻经发现以前,在河北省的响堂山、中皇山,河南省的鳖盖山以及山东的泰山、徂徕山、邹城玉山、汶上水牛山等处均发现北朝刻经,但只有邹县的冈山、铁山刻经有安道一的署名,但刻经稍晚于二洪顶纪年。二洪顶刻经分南北两处,达600余平方米,1500字。其中“大空王佛”四字竟高达11.3米,宽3米。“佛”字高4.25米,宽3米多。专家认定:从甲骨文至北齐,此“佛”为汉大字之最。安道一的书艺甚高,开一代新域,中外影响很大:“清跨羲(羲之)诞(韦诞),妙越英繇”。康有为、郭沫若都给予极高评价。日本书道协会建议中国书协应立安氏为“书仙”,以与王羲之“书圣”并驾齐驱。虽无确证,但多数专家认为,安道一应是平阴东阿一带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