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丑就应多读书读书

世界读书日,推荐这三本书给你

2018-04-23  本文已影响62人  武道道

文 / 武道道

腹有诗书气自华

突然发现,中国涌现了一个庞大的热爱跑步的人群,奔跑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为什么爱上了跑步?原因很多,有句调侃最得人心:体胖还需勤跑步。

别忘了,“体胖还需勤跑步”的下一句是:人丑就要多读书。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改变其气质”。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推荐这三本书给你。

-01-  《红楼梦》

红楼梦

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堪称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被列为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高三的时候,每天翻阅数十页,初读者大都被里面的人物关系所困扰,于是就一边看一边将出场的人物写下来,捋了一个人物关系图出来夹在书里作为辅助,阅读效率明显增加了不少。

第一次读罢,心情分外凝重,仿佛看到一座大厦顷刻间倒塌,化为尘埃,感慨于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第一次把它当故事书读了。

上大学的时候读了第二遍《红楼梦》,这一次又进入一个新的世界,一个诗词的世界。

黛玉

黛玉葬花时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中秋节贾雨村吟出的“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就连宁国府上房内挂的对联都充满哲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想到前两天朋友发给我的一个段子:问林黛玉和薛宝钗谁的诗写得好?我还在脑海里对比二人的诗词,答案却是“曹雪芹”,太投入以至于忘了黛玉也好、宝钗也好,他们的诗却都是出自曹雪芹之手。

《红楼梦》全书共有诗81首,词18首,还有曲、赋、歌、谚、谣、灯谜、酒令等等各种形式的诗文,可谓是诗词大世界。

毛主席曾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3遍,不仅要当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可见其对这部书的肯定。

如今快餐文化发展之快,以至于古典文学读起来没那么顺溜,大多数人就觉得这样的大块头难以咀嚼,殊不知经典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其历史文化的积淀,需要读者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去领略其中的风光。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红楼梦》就是“非常之观”,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个“有志者”。

-02-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

2015年,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给当年的新生每人寄了一部《平凡的世界》,和录取通知书一并送达每一位新生手中。

邱勇在致新生的信中解释了赠送这部小说的原因,他说:“作家路遥用毕生心血写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通人在时代大变革进程中所走过的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虽然书中所涉及的年代对你们而言有些陌生,但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时代都是相似的。希望你们在阅读此书时能与父母长辈讨论交流,了解并走进他们的平凡世界。”

这在当年算是一件新鲜事了,然而《平凡的世界》却并不平凡。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真的很好(表示已经无法用文字形容),值得每一个奋斗在人生旅途中的人去读。

少安

在小说中的那个“平凡的世界”里,那里的人们“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们顾不上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的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

孙家两兄弟,哥哥孙少安,性情朴实忠厚,为了生计早年辍学回家务农,但思维敏锐,勇于进取,经历重重磨难,最终赶上时代的潮流成为农民企业家。

弟弟孙少平,由于家中贫穷在上学时就受尽苦难,视野开阔胸怀理想,高中毕业后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外出闯荡,从打小工糊口开始奋斗,经过磨难历练最终成为优秀的煤炭工人。

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都有一颗善良、进取的心,虽然出自贫寒的家庭,但正是这贫寒造就了他们的坚强。正如路遥先生所说:“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推荐给你,记得一定要多读几遍。

-03-  《活着》

活着

这部作品的名字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说,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着》中的福贵,看着身边的亲人相继离世,只剩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活在世界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还是老样子,腰还是常常疼,眼睛还是花,我耳朵倒是很灵,村里人说话,我不看他也能知道是谁在说。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如果命运真的无法改变,那就坚韧地活着吧。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世界读书日

值得推荐的书太多太多了,老祖宗为我们留下那么多经典著作,就拿《二十四史》来说,全书3229卷,约4000万字,如果每天读3000字(注:原著是文言文),大概需要370年,想想看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

还有时间打游戏?还有时间睡觉?年轻人,醒醒吧,该干点正事了。

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只能将自认为比较经典的作品之三推荐给你,分享一点心得,共同学习。

黄庭坚和苏轼聊天时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三毛也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见的人多了也会觉得有的人像书百读不厌,魅力无穷;有的人像纸,一眼看透,俗不可耐。

惟愿你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像一本书一样,耐读。

世界读书日,行动起来,一起读书吧。

我是武道道,哲学系伪文艺,立志做哲学系书法最好的摄影师,喜欢就点个喜欢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