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曾忘记
安静从生下来就是一个安静的人,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妈妈说,她小时候不哭不闹,只睁着一双眼睛盯着人看。
安静小时候家里的条件不好,爸爸妈妈还经常吵架,年轻的爸爸甚至会动手打人,小孩的记忆总是从三四岁开始有的,安静只记得童年妈妈胳膊和腿的青的发紫的肿块和妈妈的眼泪。还记得傍晚吃饭时爸妈吵架,妈妈哭着要回娘家,安静追到门口被门槛绊倒大声的哭,和妈妈不忍心又回头抱起她一起走,以及爷爷奶奶爸爸面无表情继续吃饭的场景。安静记得那天冰冷的温度,和妈妈抱着她走的农村夜路。还有天上朦胧的月亮。
不过安静的童年并不只有这些,还有巧手的妈妈,变着花样给她织的毛衣,毛裤。一墙之隔的大伯的三个儿子,总是带着最小的妹妹,到处疯玩。爷爷趁着奶奶不在,从那个红的泛黑的木箱子里拿出点心,偷偷的塞给他们几个。过年奶奶露出慈祥的笑,给他们几个四张五毛的压岁钱。姥姥姥爷家是安静最喜欢去的地方,不光是因为姥爷总是带着安静去小卖部,还因为姥姥,总是给安静做在家里吃不到的东西。安静总是抱着姥爷的脖子说,姥爷,我跟你最亲了。姥姥总是边在围裙上擦手,边笑着看他们爷孙俩。安静每次回忆起来,这个场面总是泛着温柔的光的。
安静的童年慢慢结束于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弟弟出生了。只模糊记得爸爸抱着她去隔壁房间哄着她睡了一觉,第二天,就有一个皱巴巴的男孩,和虚弱但含笑的妈妈,躺在一家人睡的大床上。那时候农村的孩子,一夜之间就在家里出生了。当天早上,爸爸去街上请医生来打针。安静就当起了家里的大人,忙前忙后的照顾妈妈,照顾弟弟。因为奶奶年纪大了,再加上身体很胖。心疼闺女的姥姥,在得知孩子出生以后,就坐不住了,走了几十里的路,带着东西,来闺女家伺候月子了。安静每次听妈妈说起这段时光时,总是能看到妈妈的眼里泛着泪。是啊,谁结婚了以后,自己的妈妈赶前赶后来伺候,来干本来不该干的活。
弟弟的出生,并没有改变妈妈对安静的爱。在妈妈怀着孕的时候,去姥姥家的路上,安静走累了,妈妈还背着她走。虽然舅舅总是说会来接,但那个时候农村都很少有电话,即使有,妈妈也不想麻烦舅舅。害怕哥哥和嫂子会吵架。每到弟弟生日,妈妈都会带着他们姐弟俩去街上拍照留念。然后买点点心,带着姐弟俩回去。弟弟和安静一样,都喜欢粘着妈妈,一眼看不到就哭。所以妈妈根本没有办法去干农活,只能带着他们一起,或者趁弟弟睡着,让安静看着,她忙里忙慌的去干一会活。
弟弟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妈妈总是把弟弟送到学校,在最热的时候去地里干活。然后在弟弟放学的时候,赶回来接他回去,再做饭,等安静回来吃饭。爸爸在外务工不常回来。但是工资却不按时结,安静记得学校要学费时,爸爸粗鲁的说等等再说。但是小时候总是把老师说的话当圣旨,妈妈就带着安静,给她擦泪,在晚上去邻居家里借钱。
安静总是想着赶紧长大,带着妈妈离开,有时候爸妈好点了,又盼望着他们能好好的过日子。可是,事情总是不由人愿。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