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读经”?什么是读经的时机、内容和态度?
今天跟大家讲一下什么是“读经”,以及读经的时机、内容和态度。
一、什么是读经?
读经,只有二个字:读+经。
读,就是读,可是很多人,很多机构,却把这个字弄错了。
开始说是读经,慢慢就变了,变成背经,解经。
明明说是读经,结果却要求孩子背诵,或者给孩子讲解。
读经,只有二个字,请大家务必记住:读、经!
读,这是我们要做到的,要坚持的,
其他的,不是你能够做到的,也不是要你坚持的。
这个概念弄不清楚,就会导致读经的失败。
再看第二个字:经。
什么是经?
经的概念是广义的,不是指某一部经典,或者一些不是经典的东西。
但是在推广经典教育的机构中,这个概念经常被人为弄错,把读经,弄成读弟子规,读论语,读道德经。
某一部经典当然是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说其他经典不要。
以上讲解了“读经”这二个字的正确含义。
我们每天说读经,但是我们自己就没有弄清楚什么是读经,从而派生出一大堆东西出来。
最简单的你都做不好,你还要做那么复杂的其他的东西,试问你能做好吗?
二、读经的时机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读经的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立即让孩子开始读经!!!
读经的时机,不是三岁,不是六岁,而是现在,是当下!!是今日!!!
年龄不同,效果会不同,但是如果不能当下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管你的孩子是三岁,六岁,还是十岁,都要马上行动,从现在开始就要读经!
三、读经的内容选择
我们反复说明,经典对人生有不同的作用,
如果把《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大学》这些经典比做人生的基础,一栋房屋的地基,
把《易经》《孝经》《黄帝内经》《道德经》比做人生的结构,是房屋的栋梁,是承重墙,
把诗词经典、文学启蒙经典、成语接龙比喻成装修部分,
把这些经典尽可能地种植到孩子们的心田,把孩子培养成大格局、大结构、大思维,能够在生命进程中克服任何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这些经典的营养会自然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读经的态度
怎么看待读经?读经要不要兴趣?如果孩子没有兴趣怎么办?
要回答这些问题,家长就一定要认识到,读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如何去说明,去认识?
我们反复说明,易经中有大智慧,易经会告诉我们怎么做。
我们看一看易经怎么说:
《易经·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什么叫日用而不知?
就是我们生活中一直这样做的,但我们竟然不清楚!
生活中我们每天遵守的规律,就是可以指导我们进行教育的规律。
读经,是成长之必需,犹如吃饭、喝水,犹如上学、上班,岂有上学、上班要先问你有没有兴趣之理?!
我们再看一下农民种田。
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有太多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春天来了,把田耕好了,我们要插秧了……
不知这里有几个种过田的?种田,大家知道吗?
种田,我们有没有问过,你有兴趣吗?
有兴趣我们就种,没兴趣就不种,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吗?
读经,就是种田,种的是心灵之田。
把读经与快乐、兴趣相连,如同农民把种田与快乐、兴趣相连。
读经是快乐的事吗,有兴趣的事吗?
你问一下农民,种田是快乐的事吗,是有兴趣的事吗?
根本不应该混为一谈!
但是现在的家长,天天都问这样的问题。
读经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所以根本不是兴趣的问题,而是认识的问题。
农民能够认识到种田的必要,所以不管再苦,再累,都是要去完成这个种田的任务。
那么我们读经也是必要的,每一天哪怕读一卦易经也好。
谁喜欢种田呀?
但这不是没办法嘛!不种田我们吃什么呀!
读经也如此,是没有办法的事!
不读经,你如何成长自己的智慧?你如何知道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律?
这是一定要做的事!
这个是读经的认识问题。
还有一个更高层的认识,我们也是需要知道的:
我们需要培养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好逸恶劳,没有毅力,没有责任的人吗?
农民种田,长年累月,即使如此,他们也无怨无悔。
读经,我们远远没有这样艰苦。
每天如一日,始有一年的收获。
我们已经把方法总结好了——
告诉你一天只有半小时,甚至10分钟,你就可以取得同样的收获。
结果你还是说,做不到,做不到!
这一点点的辛苦你都做不到,你还在找种种的理由不坚持,这样会培养出什么人来呢?
半小时的努力都做不到的人,将来能做什么大事呢?
这个是对于读经的第二层认识。
还有,关于我们的教材,我也想谈一点认识。
试想没有跟读的录音,没有方便可行的方法,大家会如何去完成这个读经过程?
试想农民,如果不实行机械化,一切仍然是手工劳作,他的辛苦程度,以及他能够实现的收获,究竟有什么关系?
这个就是性价比的问题。
我们做的工作、努力,大家有目共睹,
我们提供的教材,这些方便的手段,需要不需要珍惜?
为什么没有其他的人做这样的工作,原因何在?
赖老师以个人、家庭的力量做了能力所及的事,但是求全责备的仍然大有人在!
我们不可能做人人都满意的工作。
我们做的教材,仅限于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以及我们的能力所及。
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请大家能够珍惜。
这些东西,只能说一句话——来之不易!
但是很多家长,不理解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他们有很多问题……
我们录了男音领读的,他的问题是,为什么不录女声领读的?
我们录了中速的,他会说,为什么不录慢的,或为什么不录快一点的?
基本上每天都有家长反复说这些问题,我们要反复去解释,去沟通。
这是对我们的教材,解释一下,希望大家多一点包容、理解,尽量思考,我们在其中能够做些什么?
这也算是对读经的认识中,第三层的认识。
因为只有认识到了,才会去珍惜,才会去行动!
以前农民种田,这么辛苦都过来了。
现在有机械化了,一天的劳作,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呀!
不要放着这么好的东西不用,整天思考做不到的事,这就是知所先后的意义所在。
知道读经好,把教材请了回来;运用累积法,自己和孩子开始读!
我是一个受益者,并因受益而向大家介绍、推广,希望有更多的家庭能够像我一样受益!
今天先和大家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