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爱的名义,控制我的零食!
七年前,我还没有孩子时,常常看到我先生的姐姐,把糖果之类的甜食还有零食束之高阁,并经常嘱咐我们说,千万别让她的孩子吃糖,别让她吃零食,吃了就戒不掉了,里面有“膨化剂,增色剂,防腐剂……”等,偶尔孩子看见桌子上有糖果,悄悄吃掉一颗,被我婆婆发现,也要赶快到水龙头那漱口去。偶尔孩子吃一回零食,她也要如临大敌,训斥半天。“谈糖色变”,糖果及各种零食的名字成了我们在孩子面前最不敢提起的字眼。糖果和零食在她的孩子眼中也有着不可取代的魔力,我喜欢买点小零食,他们每次来我家,总要趁他们的妈妈不注意带走一些。
不要以爱的名义,控制我的零食!去年过年时,孩子的堂姑是一所有名的大学教授,带着孩子来我家做客。女孩子彬彬有礼,一看就是个很有教养的孩子。可她看到我家茶几上的麻花时,问我:“妗妗,这是什么”?我说:“这是麻花,你要吃吗”?她说:“这可以吃吗”?我说:“可以”,于是我就给她拿了一根,她的妈妈看见了,就阻止说:“少吃点,这个吃多了不好”。孩子吃完了一根,柔柔的说:“妈妈,我能再吃一根吗”?她的妈妈则想要逃离的说:“不吃了,我们该回去了”。婆婆见状说:“把这个都带走,没事的。”孩子是伸手把袋子要拿走,妈妈不好意思的掰了半根给孩子说:“吃这么多就够啦”!孩子只好噙着泪水被妈妈抱到了车上。
他们的行为令那时的我感到费解――“没有糖果的童年能算甜蜜吗?孩子不知道零食是什么味道能算幸福吗?”后来我也有了孩子,婆婆也常告诫不要让孩子吃糖果,吃零食,虽然内心时常也会对所谓不健康的零食冒出恐惧的心理,但也觉得偶尔吃一次也没关系,也时不常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让她自己选一样,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对零食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甚至表现出来你买就行了,买回家她也有不吃或者吃一点的现象。婆婆有时看见我买零食回来也常常责怪:“你千万别买零食了,什么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做的”。我也附和着说:“嗯,知道啦”!我在婆婆家眼里,算是一个文化底层的人,亲戚里有大学教授,有研究生,有见多识广的记者(现在是老师,孩子的姑姑),还有经验丰富的中学老师,她们无一不例外的对选择零食有着控制心理,她们于我一个小学老师来说,无疑个个是权威,但我真的想让孩子知道“什么食品是什么味道”,我不想让孩子看见别人吃得时候表现出“眼馋”的样子,,所以我从来不刻意控制她。有时含添加剂多的食品,孩子选择前,我会告知她,妈妈可以给你买,这个吃多了不好,你可以尝尝,孩子有时会坚持要,我就给她买,有时听了我的解释,反而不要了。
在这里,我并不是谈论我的控制孩子方法多高明,而是最近看了一本作者云香老师的一本书里,谈论孩子关于零食问题的看法,我的做法竟然和她的看法是一致的,她以她的育儿经历摸索出来孩子的零食“越控制越失控”。她在书中讲道,她的儿子豆豆在小的时候很少吃零食,她情愿自己费事烤饼干,做面包给他吃,她以为孩子有她这么一个能干的妈妈而感到幸福。她的儿子小时候也很配合她,去超市从不要求买零食,即使同去别的小朋友买了好吃的,他也从不要求买。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吃,他也跟着吃点,但他不知道妈妈可以买零食。不是他不想要不想吃,而是根本不懂。
在后来的文章中,她谈到她的转变,来源于邻居家姐姐对儿子的捉弄,邻居家小姐姐和她的同学残酷的把海苔扔在地上,踩上几脚,她的儿子毫不犹豫的捡起来吃,扔到垃圾桶里,孩子翻出来吃……当她做完家务赶过去看到这一幕时,无比心痛,无比愤怒,她反思自己这不是孩子太馋而是自己控制得太狠!从此以后她放开了对零食的控制,只要不是特别不好,她就会给他买。虽然心中依然有点恐惧,但她学着慢慢放手。她放开了零食的种类和数量的控制,孩子从对零食的疯狂到最后的浅尝辄止,从担心孩子吃零食不吃饭到发现孩子并没有因为吃了一点零食而有所变化,她总结出:家长的严格控制才导致孩子的行为失控。
书中还举例一个孩子特别迷恋零食的背后是一种缺爱的表现,这个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父母因为要上班,也因为怕麻烦,一个星期回来看他一次,小时候当他想妈妈哭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告诉他:“你妈妈是去挣钱了,挣钱了给你买好吃的”。这时候孩子把吃零食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吃着零食,仿佛就感觉到了父母对自己的那点爱。
看过书,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发现孩子有时吃零食也仅仅是一种表象,孩子的行为完全取决于父母的心态。孩子的每种行为都会“行出有因”,“爱出者爱返”,我们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行为多一些理解,多一份自然,少一些控制,少一些焦虑,我们彼此才会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