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阅读和书单推荐书与书评

关于阅读的一些建议

2016-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火烧风

当今时代,可供阅读的书越来越多;如何阅读也成了个重要的问题。一些书对此给出了些严肃的建议,比如《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内尔·布朗 著),《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艾德勒 著)。

在此,我想给出的阅读建议并不严肃深奥。我只想谈谈,关于如何阅读闲书的一些感受。

不要勉强

一些人阅读就像完成任务,如果不把一本书看完,就好像一个任务没有完成。假如这书被别人交口称赞,那就更要硬着头皮读完。

而在我看来,阅读有点像谈恋爱,也得看是否投缘。有时你对一本书提不起兴趣,不一定是书的问题,也不一定是你的问题,只是你和这本书缘分未到而已。这时与其勉为其难,把这本书囫囵看完;不如果断放下,去寻找下一本投缘的书。

把不感兴趣的书勉强读完,有什么意义呢?你没法领会这本书的精髓,徒然浪费了时间。

阅读闲书不必勉强,这样才能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没有什么好书是必须看的,也没有什么书是必须看完的。

这是我想提的第一点建议。

不要敬畏

那些被奉为名著的经典书籍,有时因为其声名太盛,我们反而会产生距离感。因为敬畏,于是敬而远之。如果是这样,那可真是错过了一座座宝藏。

事实上,就算是名著的作者,也没有谁存心把作品写得不好看。名著和普通作品的区别,只是名著除了好看,还更加耐看

对于名著,我们应收起敬畏之心,去大胆地亲近它。当然,也不要忘记第一条建议——不要勉强。即使是名著,也并非每本都能让你提起兴趣,如果读了一阵后感到乏味,大可另换一本。名著那么多,总能找到与你投缘的。

不要把名著看成高不可攀的山峰,而应将其视为平易近人的朋友。经常去拜访下同一本名著,你总是能获得一些新的感受。名著读多了以后,你的阅读品味也会慢慢形成。当你可以欣赏名著的美时,你的生命将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而这一切,都是从你收起敬畏之心,去主动阅读名著开始的。

不要功利

有些人一年也看不到两本书,好像阅读是一件和自己完全无关的事;有些人又走了另一种极端,每年看够多少本书成了他们的一个定额指标,他们看了一本又一本,从阅读数量的增加上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

和别人聊起阅读时,他们最喜欢说的话就是:“这本书我看过!”“那本书我也看过!”这样显得自己见多识广,十分厉害。但一旦要他们谈谈对某本书的更深入的看法,他们就开始嗫嗫嚅嚅,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种阅读方式,我称之为功利化的阅读。

这种功利性,表现在他们对阅读数量的盲目追求上;也表现在他们对阅读书籍的选择上。他们往往热衷于搜罗各种“必读书单”,再不加咀嚼地把书单上的书一本本吃掉。如果某本书是当前的畅销书,很多人谈论,那这些功利性的阅读者就一定要把这本书找来看了,因为不这样做他们就觉得自己落伍了。

我是反对这种阅读方式的。

一个好的阅读者不会盲目看重阅读数量,他更在乎的是阅读的质量。事实上,他会有相当多的时间花在重读一本好书上面

我们第一次读一本书时,往往忙于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而在初读完毕,我们觉得这本书讲得还不错时,好的阅读者会再看第二遍,再读时就更注意审视和批判,经过这一番仔细的筛选后,再把书中有价值的观点或知识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

好书至少要看两遍,甚至更多。因为这些书经得起读者的反复审视和叩问,能给读者新的教益和启发。

如果你经常阅读,却很少重读,那大概有两种可能。一是你的心态有些浮躁,或者说功利,阅读时贪多务得,喜新厌旧;二是你所阅读的书籍质量堪忧,没有值得重读的。

不管是哪种可能,都是值得你反思和修正的。

我前面已经表示过,不推荐参照什么“一生中必读的十本书”来看书。因为这些书单过于泛化,往往不适合你本人。

那么,应该如何找书呢?我推荐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按主题寻找。先考虑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主题,通过阅读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的书。

第二种方法是“顺藤摸瓜”,沿着自己喜欢的书发散。挑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找该作者的其他书,找那本书中引用的其他书,找与那本书有联系和对比的别的书。这样由一本书发散到一个领域的书。

不要勉强,不要敬畏,不要功利,这就是我想给出的三条平白的建议,也希望每个人都能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和教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