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下的居家"协同"

2022-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黄军雷

作者:黄军雷
资深IT码农、阿里云MVP、阿里巴巴认证数字化管理师

1. 序言

当疫情遇上数字化,当工作遇上家人,当城市暂停键遇上友商的坚定前行,我们该如何面对?
「协同」一个在公司里才会碰到的术语,但这两年它的场景增加了许多新的空间外延。
欢迎一起探讨「居家协同」的各种趣事与经验技巧。

2. 面临的挑战

挑战一 时空错位

居家办公后,到上班时间,个人工作精力充沛,同事从远程伸出协作之手时,突然发现宝宝也一觉醒来精力旺盛,也在处在陪伴的黄金时间,因为他们也在学校、幼儿园养成了这个作息时间。


挑战二 有心无力

答应客户、合作伙伴的交付日期,突然碰到了封闭在家,或者封闭在酒店。那些专业的软件都安装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怎么办?


挑战三 我的小伙伴哪里去了

在办公室那些熟悉的分机号不能再拨通了,那些抬头就能吼一嗓子的人,突然需要另一种联系方式了。
因为很多人已经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人了。
对于职场老鸟而言,问题不大;对于加入公司不久的新人,或者要找那些平时较少接触的同事,该怎么联系?

挑战四 电话打还是不打

我们常常需要他人协助,尤其是一些着急的事情。如果打电话,对方可能正好不方便接,发微信又不确定对方看没看见,频繁电话好像也不合适,但截止时间又马上要到了。

挑战五 放飞自我

做容易的事情还是有价值的事情?
因为在家里,模糊了工作状态和休息的状态。喝水、聊天、刷剧、发呆、看看屋外都变得轻松,但时间也因此慢慢流逝。
咖啡能解决的只是精力问题,但并不能解决焦点问题。
于是放飞自我就成了很多情况下的自然而然。

挑战六 独行快 众行远

从前与同事们朝夕相伴,虽不喜欢打扰,但陪伴满足了人的社会性需求。但在家中、酒店里,再勇猛的战士也变成了孤狼,如何重塑雁群、鱼群的群体动力效应?

2.背后的因素

和同事、合作伙伴

和家人、孩子的 “再见”

4. 一种的解决方案

符合实际的心理预期

硬件

2台电脑 + 1T云储存
其中云存储用于解决电脑之间文件同步问题;如果是苹果系统,则可以将文档建构在 iCloud之上,这样公司的电脑和家里的电脑文件就自动同步,额外的好处是外出时用苹果手机的文件应用也能访问这套文件系统。如果平时 office 用的多,也可以用 Office+OneDrive来解决两台电脑的协同。当然用华为、小米电脑时可以借助网盘来实现,但都需要在存放文件路径时需要有意识的往网盘的目录中存放。
1台乐视电视
电视用于开会和讲解方案,它还会增加居家开会的正式感(效率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的形成的)。

软件

以上是日常居家协同场景常用的软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钉钉日程
钉钉日程一个很好用的功能,定义方便,还能提醒,绑定视频会议,同时钉钉日历也可以共享给协作者,他们可以看到你的闲忙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联系你。

钉钉日程

腾讯日历
如果大家现在还是以微信主要的协作工具,那可以尝试在微信群里使用腾讯日历,将彼此确定好的行动计划,记录到腾讯日历中,这样它就能起到团队组手的作用,提醒大家去按节奏推进。

腾讯日历

阿里云的无影电脑
如果经常会用到一些大型软件,或者有软件许可绑定的软件,可以试着用下阿里云的无影,它是以硬件盒子+云端桌面+云盘的组合,来解决移动办公的场景。

阿里云的无影电脑

组织

世界持续在变化,尤其这两年,黑天鹅都变成了灰犀牛。变化成为了新常态,于是组织文化中就需要吸收敏捷文化进来。

敏捷文化

看板
以前大家在一起不管是物理白板,还是对着一台电脑一起讨论,大家比较容易形成统一的整体观,但居家之后大家的信息更容易碎片化。于是借助看板,或基于看板的会议,会有利于重塑团队的整体观,提高协同的信息基础设施。

看板 看板 看板

建立新习惯,培养新协作助手

语音助手

【说明】80后、90后、00后是伴随着键盘输入、文字输入而成长的一群人,键盘是最舒服的输出工具。但对于 10 后、20 后而言,语音交互则是他们的常见模式,将来他们会更善于人机的语音互动,也让他们的生产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逆向安排时间

5. 遗留的问题

现在很多物联网技术都在尝试解决远程的协作问题,远程的无人驾驶、远程操作机器人、黑灯工厂;电子合同、电子签章、区块链也在解决远程授信的场景。

物联网

6. 发酵中的社会变革

关于 混合办公,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混合办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