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管理咨询、职场成长企业家

为什么你的管理没效果?

2018-01-21  本文已影响9人  费蜡斋

有些热情激荡的小老板,不知道从哪里学的奇技淫巧,迫不及待要在自己公司试一试。

老板上蹿下跳,员工跟着遭罪,要说有效果那是一点可能都没有。没有效果怎么办?继续尝试其他怪招儿、偏方儿,不搞个乌烟瘴气、乱七八糟,誓不罢休。

管理上不去,不是因为你招儿太少,而是因为招儿太多。为什么做不到安安静静经营?主要是认知问题。

说直白一点,就是读书少、想得多,没文化、瞎折腾,不懂管理还自以为是。

1

管理也是成本

这些老板往往有反智主义倾向,只认识物质的东西是投资、是成本,认识不到管理行为也是烧钱。

所以员工工资尽量压低、买设备精打细算、物料原料讨价还价,在这些看得见的钱上费心思、耍心眼儿,但在管理上则今天一出、明天一出,搞再多幺蛾子也不觉得是费钱的事儿。

任何管理行为,都需要调动公司很多资源,这些资源都是花钱买的。比如需要一批人配合老板的奇怪姿势,而从本职工作中让出时间来。

本来该拧100个螺丝的,你让他去门口跳舞去;本来该思考代码怎么写的,你组织他去喊口号去。

这些都还好办,毕竟耽误的时间不太多,正经工作赶一赶还是不耽误事儿,最多员工感到累点儿。

但有些管理行为会打乱正常秩序,甚至违背合理流程,今天试一把,明天试一把。本意是想提高效率,结果却是降低效率。

无效的管理本身未必带来严重后果,最多是加大管理成本。而错误的管理则会直接干扰心情,影响效率, 致使运营成本提高。直接适得其反,这叫反效。

好多小老板理解不了管理成本的意义,所以才勇于尝试。于是出现一种怪现象,业务还不错,可是利润总是上不去,甚至还下滑。按你能懂的话来说,就是大家紧忙乎,咋就是不赚钱?

管理是软件,但管理成本是硬通货。管理是成本的观念一定要树立,否则利润流失在哪里,你永远找不到。

这些小老板还很喜欢一些时髦名词,比如:不是讲究试错精神吗?不是要管理创新吗?

听,多么有力的反驳?

但是,公司的任务是盈利,不是实验基地,试错和创新都不是必要的任务。更何况,基础管理没做好,基本套路没掌握,基本规律不太懂,你创的什么新?

那不叫创新,叫瞎折腾。

怎么避免瞎折腾,搞点有效的管理?万丈高楼平地,楼越高就需要地基越深,先学学管理的基本知识吧。

2

管理必须有目标

管理行为是目标导向型的行为选择。这句话的通俗说法是,管理手段都是带有目的性的。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想做这件事情是想达到什么目的,这个办法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有些人倒是很“爱学习”,今天看篇文章,明天听次培训,但不去思考原理,而是装了一脑子怪方法。

别人的方法成功了、有效了,那是在别人的公司,不是你的公司。一定要记得,没有任何所谓成功的办法是专门为你设计的。

这些小老板把这些办法视为法宝,得意洋洋问:“这个办法好不好?”一脸等着你说好的浅薄样儿。

要我怎么说你呢?你冷不丁举出一把钳子,问我这个工具好不好,你让我怎么回答?

在没有拧铁丝、拔钉子这些具体任务的前提下,鬼才知道钳子是不是好工具。

看到别人用钳子拧铁丝成功了,就记住了钳子是好工具。需要切土豆了,你拿这个“好工具”试试?

把铁丝拧紧、把钉子拔出来、把土豆切成丝,这是不同的任务,就需要不同的工具。只有面对具体目标的时候,才能评判某项管理手段是不是“好”。

所以有句话要记着:管理方法没有好坏,也没有新旧,只有适合不适合。

没有具体的管理目标,还要尝试各种管理手法,这不是有病吗,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人?

嘿嘿,不仅有,还很多。如果你是老板,你自查一下。如果你是员工,你看看你老板哪些得意措施是在发神经?

为什么会有老板发神经?因为,他不知道啥是管理的目标。

3

管理的目标

管理目标其实也不复杂,因为所有的管理行为,要实现的无非只有三种目标。

一种管理目标是反应型的。啥叫反应型?比如有蚊子咬你胳膊的时候,你一巴掌打在自己胳膊上,啪地拍死它,这就是反应型动作。蚊子不咬你的时候,你也要使劲拍胳膊,不很神经吗?

公司出现了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采取某种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手段的实施,就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的反应。这种管理行为叫反应型管理行为,这种管理目标叫反应型管理目标。

另一种管理目标是预见型的。啥叫预见型?比如你知道室外闹蚊子,所以参加室外活动就穿长袖长裤抹风油精。明知人家大院没蚊子,你抹什么风油精你神经啊?

预见公司某个环节在未来可能出现某种问题,而采取预防性的管理措施,这种管理行为叫预见型管理行为,这种管理目标叫预见型管理目标。

更高级的一种管理目标是策略型的。啥叫策略型?明知农村大院有蚊子,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永久脱离农村差环境,到大城市高级场所工作。一辈子见不到蚊子,你还要拍自己胳膊、抹啥风油精啊?

为了一个较为远期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这种管理行为叫策略型管理行为,这种管理目标叫策略型管理目标。

当然,如果目光再放长远一点,目标再远期一点,我们就可以把策略型目标称为“战略性目标”了。得,到此打住,说这些你也未必懂。

4

你到底要实现什么目标

好了,其实读到这里你已经功力大增,可以尝试自我检查现行的管理手段哪些是有效的,哪些肯定是无效的了。

标准很简单,就是检查某个具体的管理手段,是不是有具体的管理目标,是不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对待其他公司所谓的“成功经验”,也有了基本的判别力,可以自我检查是不是适合你的公司了。

标准也很简单,就是别人的方法是不是能够解决你面临的问题、是不是能实现你预期的目标。

当然,我不建议你这么干。也就是说,不要看到别人的经验就有了尝试一下的冲动,而是要审查自己的公司到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实现什么目标。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你需要拔钉子,才去翻开工具箱找找什么工具最合适,而不是成天举着钳子满世界找钉子。

管理行为的本质,就是针对管理目标,进行各种管理工具的组合,并安排合适的人去执行。

所以确定自己的目标,永远是第一位的。目标也就那么三类,真有那么复杂吗?

反应型管理手段,就是脚疼医脚头疼医头;预见型管理手段,就是防患于未然;策略型管理手段,就是掌握大方向不走偏。

公司管理,也无外乎这三件事。

5

清除那些伪目标

道理你都懂,还是做不好。为啥?因为你脑子里有很多伪目标。

什么叫伪目标?

一种伪目标是本来不存在、不必要而老板却以为很重要的“目标”。

有人要问了,不存在或不必要为什么还要下力气上手段啊,这不神经病吗?

还真让你说对了。这种老板往往是听了某些培训师的课、看了没品的营销书,从而有了把那些天花乱坠的管理手段试一试的冲动。

也就是说,自己公司未必有钉子,他认准了钳子好,就举着钳子到处找钉子,于是感觉什么都是钉子,忍不住拔上一拔。

最常见的“伪钉子”有:员工积极性不高了、员工忠诚度不行了、员工执行力太差了、员工没激情了……

其实未必真是这样,只不过是小老板想起员工列队做操喊口号这个管理妙招儿了。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小公司、越是低层次的公司,管理手段越是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原因。

另一种伪目标是孤立的目标。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呃,还是换你能听懂的话来说吧:任何管理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公司总目标服务的。

你设定的这个小目标,是不是实现大目标或者总目标所必须的?就好像搬梯子上房,你踩上第一磴是为了上第二磴,上第二磴是为了上第三磴,而最终目的是上房。

也就是说,每个小目标都是实现大目标的前提,所有目标完成后就能实现总目标。

如果某个目标是孤立于这些目标体系而存在的,不是最终指向总目标的,那么这个目标就是“伪目标”。

比如你的目标是上房,结果你扛起铁锹去挖地。你地挖得再好,与上房何干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伪目标?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公司缺乏总目标的设定,也缺乏为了实现总目标要实现哪些目标这样的通盘考虑。

我们不说战略,战略这个名词有点高大上,只说策略吧。公司缺乏目标,就没有实现的策略,这才是管理手段五花八门而无效甚至反效的根源。

6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因此,管理者要思考的重点并非管理手段,至少不能从管理手段出发来考虑问题。

管理者要把着眼点移向公司大格局:

思考做成什么样的公司才能在竞争中立足并另辟竞争力,这是战略思考;

思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做好哪些事,这叫策略制定;

思考要完成这一系列目标要采取什么品位和性质的行为,而哪些行为绝对不能做,这叫企业文化管理;

公司要完成这些动作需要什么样的人,这叫人力资源管理。

这些思考结果的确立,就是公司的大格局。

大格局的确立,本质上是对公司行为的界定,不能做哪些,只能做怎么做。这是减法,这是对公司行为的约束。

你会发现应该做的事情并不多,可以选择的手段也很有限,尤其会意识到某些手段压根儿就与自己的公司形象相冲突。

比如你要做有品位的公司,却一直上一些没品的手段,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这样的公司管理会简单化,并且每一步都在掌控之中,大家都会很轻松,管理行为的效率就会高。

从根本上避免管理手段的无效,大格局的思考是前提。也只有大格局的思考,才能让公司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精力和才智集中在有效的管理行为中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