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
<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
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德国画家、诗人、威廉布施(WilhelmBusch)
第二章孩子的成长环境
如何确保家像一个避风港一样?
第一个内容重点不是家庭结构,而是我们如何相处。例如:你会感谢你身边的人吗?还是把怒火发泄在他们身上?这些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总之,不要把过错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就对了。
第二个内容是父母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说即使父母分开了,只要孩子父母定期密切的接触,对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爱和陪伴,与孩子有积极的沟通,那么孩子就不会有大的影响,他依然能够感受到爱也可以很好的爱其他人。
第三个内容如何使痛苦变得可以忍受。我们希望孩子的生活毫无痛苦,毫无烦恼,可是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把痛苦变成忍受呢?在他们感到痛苦时,陪在他们身边,为了孩子,为了你最爱的人,你需要在场。敞开心胸面对和接纳孩子对你展现的情绪以及感受。
第四个内容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这一点能够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够得到父母双方的爱,但有时父母们会为各种琐事发生争吵、怨恨。生活从来不是静止不变的,能够接收、处理、拥抱改变,比抵制改变,试图找回失去的东西更积极有效。只要你想要去改变,不再把育儿当做乏味的苦差事。你就能够找回自己,发现身边的美好,发现周围的人的爱和关怀,你也就得到了更好的自己,犹如脱胎换骨一般。
第五个内容争论的方法。大多数家庭都会争吵,重点是你如何处理及化解冲突。处理分歧的方法书中说你应该首先弄清你对环境的感受并让对方知道。下一步是了解对方对环境的感受,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这让我想起来《非暴力沟通》那本书,讲话要先表达事实,承认感受后积极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评判,不定义。书上几条摘取下来1、承认你的感受,也考虑对方的感受。2、定义你自己,而不是定义别人3、不要反应,而是反思4、接纳你的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5、不要径自认定他人的意图。
第六个内容培养善意。怎么做可以培养善意呢?有两种方式:
1.回应对方寻求回应或关注的请求;
2.在对方身上寻求慰藉,而不是把对方视为对手。换句话说,就是要合作与协作,而不是竞争。
我们需要谨记一点:每个人对相同的事情有不同的体验。别人的体验和我们不同,并没有错。个人体验的差异需要彼此尊重,我们不该争辩谁对谁错。